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798章(求票!!)_頁2
海工業內遷相提並論。
但是由於建設地點都太過偏僻,這種建設方式為後來的企業經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和不便,但是三線建設也成為中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重要助推器。
60年代,國家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數國防尖端項目要「靠山、分散、隱蔽」簡稱山、散、洞。有的還要進洞,三線建設宣告拉開帷幕。
大批原先位於大城市的工廠與人才進入西部山區。更有「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等口號號召下。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院校。
大動亂早期,三線也是大量知青的去處。由於國防考量,這些工廠的位置都偏僻而分散,導致企業的後續發展進入瓶頸。
三線所發展的項目,將近90遠離城市,多分散在山區,它們多數是一廠一點,有的甚至是一廠多點,佈局被譏諷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
而且山區內信息閉塞,生產出來的產品往往無法跟上世界潮流,顯得過時落伍。有時山區內爆發山洪等自然災害,企業也往往損失慘重。
冬季大雪封山後,工人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時人用「洞中方數月,世上已千年」來形容這些工廠的閉塞與環境的惡劣艱苦。也因此,許多的廠礦單位里醫院、商店、學校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一個封閉的社會。更有許多城市更是因三線建設才得以出現。
但是隨着改革開放,這些地方的工業跟不上歷史潮流,許多三線建設單位由於位置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
有能力,有關係的都回到了原籍,沒能力的只好堅守陣地,直到有一天廠子倒閉,自謀出路。
吳國勇沒法子,廠子的效益一天天的不好起來。就想起遠在中東部的老娘了,總比孩子們窩在這窮山溝里強。
所以就來把千里尋親,前世姥姥家境不富裕都把孩子們留了下來,今生就更不用說了。
吳國勇所在的廠子就是三線建設所遺留下來的軍工廠,很大,工人有上萬人。由於國家整合,他留在老廠,總廠下達生產任務,他們就日以繼夜的生產零配件,一直挨到了退休,相對於其他的消失的廠子,算是有個好的結局。
「奶奶,我保證再也不敢了,你就讓我留下吧!」吳旭眼看着老人家認真了,也急了起來。
這要是被送回去,那窮地方,死都不會在踏進去。
二十來歲的大男人居然哭天抹淚的,說起了自己的艱苦歲月,吃不飽、穿不暖的,要多悽慘有多悽慘。
方默南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她還不知道,他還有演戲的天分。
吳旭這邊一哭,姥姥心裏也不好受,雖然這個長孫一天沒見過,可怎麼說也是老莫家的人。
姥姥家即使在艱難,過的在苦,也沒吳旭說的那麼悽慘。聽着他的敘述,老人家心裏還能不化成水了,總覺得虧欠了孩子。
呵呵……他倒是有些小聰明,攻心為上,知道哪裏是老人家的軟肋。
「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姥姥說道。「我送你們回老宅去,你最好安分點兒。不准再拿老宅店裏的錢,我給你的零花錢足夠了。」說着她就起身朝外走去。
吳旭嘴裏嘀咕道,「小氣……」
「要錢的話,跟我說。」姥姥說道。
一聽這話,吳旭眉開眼笑的,「奶奶,我想留……」吳旭地話還沒說完,薇拉冰冷地眼神掃過來,他火燒屁股似的,跑了出去,立馬改口道,「奶奶,你等等我。」
吳萍萍也隨後跟了出去,蹬着自行車,追在姥姥的身後。
人走後,方默南躺在走廊上的搖椅上,一晃一晃的,「薇拉,他很怕你。」
維卡拉道,「他想薇拉的佔便宜,結果被收拾了一頓。」
「呵呵……」
「沒用的男人,廢物。」薇拉不屑地撇嘴說道。
姥姥把人送回老宅,很快就回來了。
方默南和林老爺子正在廚房做飯,中午打算包餃子吃。姥姥洗了洗手,也下手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