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 第四百零二章 大棋_頁2
更新:07-29 06:08 作者:姜星火朱棣 分類:軍事小說
在的計劃,不管帖木兒敢不敢來打大明,數十萬人遠征的準備工作,都得一年半載,而且從撒馬爾罕到關中,中間是極為漫長的沙漠戈壁,綿延足足八千里,中間基本沒有多少部落或綠洲可供補給,即便有,能供養多少大軍也要打個問號,所以即便是帖木兒從現在開始下決心進攻大明,從準備到趕路,等他抵達大明邊界的時候,也要永樂三年年末到永樂四年的年初了。」
朱棣點點頭,最起碼從幾個親近大明的蒙古內附部落那裏可以得知,洪武三十五年,從撒馬爾罕返回的幾撥商隊還沒有發現帖木兒帝國有動兵的痕跡,帖木兒想要打大明就必須傾國而來,而這種規模的動員是瞞不住的,這個消息應該錯不了.就算退一萬步講,哪怕是最壞的情況出現了,真的是後幾個月大明在征安南的過程中,帖木兒的幾十萬大軍忽然出現在甘肅邊界,那其實也沒什麼。
因為大明打安南在正面戰場不存在輸的可能,又是沿着海岸線機動,哪怕半路不打了,回師的速度都很快,個把月就回來了,而甘肅距離大明的核心統治區還有好幾千里呢,中間有無數的城池和衛所,緩衝餘地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怎麼算,大明都不可能因為帖木兒的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取消眼下進攻安南的計劃,兵馬糧草和車輛、船隻都準備好了,只待太祖忌日一過,就可以大起兵戈了。
「嗯,是這個道理。」
朱棣盤算了一下,這個意外消息確實影響不了馬上要對安南動手的事情,於是吩咐道。
「敕寧夏總兵官寧遠侯何福、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晟:今欽天監言月犯氏宿東北星,其佔主將有憂,又言金星出昂北,而我軍在南,卿等守邊,動靜之間,常加警省,不可輕率。」
這便是告訴何福與宋晟要加強戰備的意思了。
北線西段的事情處理好,朱棣的長杆又轉到了河套以東的宣、大地區。
金忠繼續道:「代王、谷王殘存的護衛兵馬,大同總兵官平安和宣府總兵官盛庸已經整編好了,再加上大同、宣府的兵馬,整編後的兵力合計八個衛四萬五千六百零八人。」
除了漠南用於警戒的衛所,宣府和大同是頂在防線最北端的,身後南邊就是晉王的轄區,而大同總兵官平安和宣府總兵官盛庸和他們手下這仨瓜兩棗雜牌軍,都是姥姥不疼爺爺不愛的,顯然就是頂在北部防線的中段來當炮灰的。
而且還是「既要對外、又要對內」的那種,一旦要削藩,把北部防線處於二線預備狀態的秦王和晉王兩大藩王削掉,那麼平安和盛庸這倆降將就得當急先鋒。
繼續向東,這便是大明帝國北部防線的重心了,也就是北直隸和遼東防線。
金忠慢慢道:「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右都督、鎮遠侯顧成,麾下北直隸六十一衛,共計三十四萬五千四百一十八人,實際可調動兵力約為十一萬人。」
別誤會,之所以別的地方都是四到十個衛,而北直隸足足六十一個衛三十四萬人,是因為燕軍的編制一共就三十四萬人,名義上都在這裏面,而南下的燕軍主力大約二十三萬人,目前是駐紮在南直隸的留在北直隸老巢的只有十一萬人,其中還包括了不少的屯田兵、傷兵、老弱軍士,真正有戰鬥力,大約七萬三千餘人。
「遼東總兵官、保定侯孟善,麾下十一衛,共計馬步旗軍六萬三千一百二十人。」
如此一來,不算秦王和晉王處於二線的兵馬,大明帝國北線可用的戰兵分佈就清晰無比了。
西段甘肅寧夏兩地共7.7萬戰兵,中段宣府大同兩地共4.5萬戰兵,東段北京遼東兩地共13.6萬戰兵,北線戰兵共計25.8萬。
除此以外,山東、黃淮還有6萬備倭軍和2萬水師應對朝鮮、日本方向,同時也可以隨時沿海路機動。
南京方向則有23萬燕軍主力,以及8萬南軍收編部隊,共計31萬機動兵力。
再加上遍佈全國的、經歷靖難之役還剩下的160餘萬衛所兵,大明帝國的全國總兵力高達225萬。
雖然跟洪武二十六年的191.5萬衛所兵加57.5萬用於野戰的旗軍,共計249萬大軍的規模相比有所縮減,但依舊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作為如今的世界第一強國,大明帝國的全國總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