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160章 富察·傅恆:清朝中興之臣_頁2
。在啟程之前,乾隆帝在重華宮設宴為傅恆餞行,並親自參加祭祀儀式,還安排了皇子和其他官員送行至良鄉,足見對其此次出征寄予厚望。
十二月,傅恆抵達前線,被授予太保銜,並因軍功獲得了三級的晉升。在傅恆的指揮下,清軍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軍事行動。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傳來了金川險要堡壘被攻克的好消息,莎羅奔等人在長期的戰鬥中逐漸失去了繼續抵抗的能力,最終選擇了投降。
歷經近二年的金川戰役,終於在傅恆親自督師之下取得了勝利。隨着二月份傅恆凱旋歸來,他因在這次戰役中的卓越貢獻被封為一等忠勇公,並獲得了象徵榮譽的寶石頂帽和四團龍補服。為了表彰傅恆的功績,乾隆帝不僅為傅恆所屬的富察氏家族建立了宗祠,還特別為傅恆在京師東安門內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府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平準噶爾
乾隆十九年(1754年),準噶爾內部發生動亂,給清朝提供了一個介入並解決該地區長期不穩定局勢的機會。乾隆帝考慮對準噶爾用兵,但此時的朝廷內多數官員對軍事行動持謹慎態度,主要是因為前朝雍正時期的西部戰役曾遭遇過失敗,這讓許多文武百官心存顧慮,擔心再次出兵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在這種背景下,傅恆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勇氣與見識。他沒有盲目跟隨大多數人的保守意見,而是站出來力排眾議,主動請求負責此次軍事行動的籌備工作。獲得批准後,傅恆立即投入到緊張的軍務準備之中,他帶領着軍機處的官員們晝夜不停,隨時待命,及時報告前線情況,並抄錄各種情報,確保乾隆帝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信息,以便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傅恆的努力不僅限於情報收集與整理,他還積極參與到後勤保障工作中,確保前線將士能夠得到足夠的物資供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輔佐者,乾隆帝才能夠在後方有效地指揮前方的戰事。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成功攻克了伊犁,並俘虜了達瓦齊,最終平定了準噶爾的叛亂。
事後,乾隆帝回憶起當年決定出兵時所面臨的困難,感慨萬千。他特別提到了傅恆的支持,認為在眾多反對聲音中,只有傅恆堅定地站在了自己一邊。為此,乾隆帝特地下令再次授予傅恆一等忠勇公的爵位,以此表彰他在此次軍事行動中的貢獻。然而,傅恆卻表現出極高的謙遜與低調,多次上疏力辭,並當面向乾隆表達了自己的辭謝之意,甚至感動得淚流滿面。
儘管如此,乾隆帝仍然堅持要表彰傅恆的功績。最終,乾隆帝選擇了一種更為象徵性的榮譽——將傅恆的名字列入功臣之列,並將其畫像置於紫光閣中,位居首位。
四、督師緬甸
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軍隊頻繁侵犯清朝西南邊境雲南地區,導致了邊境局勢的緊張。在這一系列事件中,三位雲貴總督劉藻、楊應琚和明瑞因為在征緬戰爭中的失敗,先後選擇了自殺,這使得朝廷內外充滿了恐慌情緒。在這樣的背景下,尚書、參贊大臣舒赫德與新任雲貴總督鄂寧共同上書,提出了征緬存在諸多困難,認為繼續動武並無勝算。然而,乾隆帝對這種消極態度表示不滿,並對相關官員進行了嚴厲的處罰。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傅恆被委以重任,負責指揮對緬作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早春,傅恆踏上了前往雲南的征途,他肩負着扭轉戰局的重任。三月,傅恆進入雲南,四月抵達騰越邊城。在這裏,他發現了可以利用的地理優勢,如翁古山的優質木材資源和野牛壩的適宜造船環境。傅恆隨即命令其子傅顯率領三千清軍與數百名工匠秘密造船,同時制定了水陸並進的戰略計劃,旨在直搗緬甸首都阿瓦。
同年七月,傅恆舉行祭纛儀式,宣誓出征,隨即對緬甸發動了突然襲擊,並取得了初步勝利。九月,野牛壩造好的戰船投入使用,清軍開始水陸並進,成功擊敗了緬甸水軍。到了十月,清軍收復了先前被緬軍佔領的新街要塞。然而,戰爭並非一帆風順,隨着戰線的推進,清軍面臨着複雜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特別是到了十一月,當清軍進攻老官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