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平陽賦 第五百零三章 南下那麼麻煩_頁3
更新:10-17 11:37 作者:東辰緣修 分類:其他小說
答,武皇一時間並未理睬,他二人要是相互不爭,反倒是不堪此任,爭了才是對的,
「你們二人暫且等候,」
又看向眾位閣臣,出聲問道,
「諸位閣老,出兵的事既然定下來了,只是用兵之處,你們有何看法!」
武皇的話一問完,諸位閣老面有思索之色,只有顧一臣看了一眼王子騰,可是僅僅一眼,又極速離開,張瑾瑜在後面看的一清二楚,頗為不解顧老頭是何意。
又見到前面的幾個老頭遲遲不說話,張瑾瑜心中也是一愣,京南之事需要極速用兵,而且要快,就是要爭取時間。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集結重兵壓過去方為正道,這麼簡單的事,御書房之內的眾人為何有些愁眉苦臉,可是見內里之事是自己想的簡單了,定有蹊蹺。
看來陛下不想動用禁軍和京營,如果去掉京營和禁軍兩部人馬,京城除了自己的一萬人馬,也就剩五城兵馬司那些老爺兵了,因為京城被禁軍守衛,所以也沒有各地所設的府軍,難道中洲還有其他精銳兵馬不成。
就在張瑾瑜疑惑的時候,兵部尚書趙景武挺身而出,說道,
「起奏陛下,老臣認為,此事還是需要京營集結部分兵馬,然後火速南下,先到林山郡城接管此地,穩固地方,然後再集結重兵向南撲殺,穩紮穩打,慢慢蠶食,不管對方多少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面前必然是飲恨當場。」
兵部尚書的一番話說的鏗鏘有力,句句在理,武皇暗自點了下頭,還是兵部尚書有先見之明,此番進軍的路線,相當穩妥,雖然好些時日,可是沒有後患。
但是總有反對者,刑部尚書宋振站出來,反而是搖了下頭,說道,
「啟稟陛下,臣,不同意趙閣老所言,雖然老臣任職刑部,不懂軍略,更不懂行軍打仗,可是老臣知道京城之兵不可擅動,京營乃是中洲境內的底氣所在,禁軍更是京城底氣所在,兩軍在此,一切宵小之輩盡皆膽寒,要是其中一軍動了,只要出了京城,出了中洲之地,將會天下矚目,不說各地的節度使,就是各地的藩王,都盯着京城還有朝廷的一舉一動,那時候,不管誰出去,必然會牽扯到天下時局,那時候朝廷定然被動,所以臣不同意動用京營將士,更不同意禁軍出京城一步。」
刑部尚書說的句句在理,更是肺腑之言,就是身後的張瑾瑜聽了,也是感到好有道理,仔細想一下也不差,是這麼回事。
雖然都說是一些亂民,可是到底啥情況,朝廷好像是兩眼一抹黑,和瞎子一樣,啥都不知道,就是吏部尚書恐怕也是不清楚。
京營和禁軍要是不出動,哪還有可用之兵呢,怎麼感覺這種局面好熟悉的感覺,看着堂內的老狐狸們,總感覺是不是想太多了。
按理說,一地起火,不管用什麼方法先把火滅了再說,哪裏那麼多彎彎道道,可是稍微抬了下頭,看了其他人一眼,前頭幾位閣老都是暗自皺眉思索,就是御案後的武皇周世宏,也不像剛剛那樣急着出兵了。
更別說身邊兩位,剛剛還在爭執的兩軍大統領竟然也沒着急去爭,好像是不是自己想的簡單了。
只能看着時局該如何破局,陛下的意思難道是攘外必先安內,借刀殺人不成。
就在這時,
一直沉默的吏部尚書盧文山開了口,眾人又抬起頭看了過去,只見盧文山拱手對陛下一拜,
「啟稟陛下,老臣覺得刑部尚書雖然說的在理,可是老臣感到也不妥當,京營和禁軍不出,那何處可以調來大批兵馬,這是其一,就算集結了兵馬,由誰統兵,俗話說,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必然有領頭的人,所以禁軍或者京營必須出兵,出的不多不要緊,這個頭要給佔了,然後統兵南下,掃清民亂,還天下太平,方才是穩妥之道。」
這一番話說的明明白白,讓眾臣挑不出毛病,眾臣也為之動容,就是對頭戶部尚書顧一臣也未出言反駁,只有張瑾瑜感覺有些不對,這種統兵的情況很熟悉,就像做菜一樣,叫「大雜燴」,甭管哪裏的做的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