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銀狐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步騎對射_頁2
粉。
曹操親領騎兵,已經追至紫雲山一帶,這裏對於騎兵來說其實並不是一個好地方,因為官道比較狹窄,沉晨軍的左側,曹軍的右側就是紫雲山,一片伏牛山余脈。
而沉晨軍的右側,曹軍的左側,則是一片曠野,有農田有村莊有叢林,雖然也有部分草地,可阡陌交錯的田地還是給予騎兵快速進攻造成很大影響。
中原腹地即便是一片平原地區,也會因為農耕文明的開墾而給騎兵造成一定麻煩。後來無數次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時候,就證明了這一點。
此刻曹軍騎兵如一朵陰雲一般壓來。
沉晨就在紫雲山腳下一處小山坡上觀望,遠遠看到北方的地平線上先是冒出一個黑點,然後是數十個,上百個,最後變成了密密麻麻一排,像是把整個地面都佔滿,一直到二里外才停下。
沒有人動。
雙方就這樣陷入了極為沉默的對峙,原本嘈雜的馬蹄奔跑聲,高昂呼嘯聲,大地轟鳴聲,漸漸平息,除了偶爾甩着尾巴的戰馬發出聲聲嘶鳴以外,空氣都安靜下來。
黃門亭最前排的士兵們一個個都緊張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平日裏再如何訓練,真正到了戰場上,正面遇到敵人大股騎兵部隊,心裏發虛肯定是有。
而在這種緊張的對峙當中,沉晨軍率先打破了這種沉默。第一排的士兵忽然接到了一個命令,要他們從左右兩邊往後撤離,往後排去。
士兵們頓時鬆了一口氣,立即整列開始往後跑,緊接着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不斷地以前排繼續保持戰鬥姿勢,然後向後挪移的姿態向後撤退。
三千人本來就不多,後世隨便一個初中高中四五千學生開大會的時候,隊伍都比他們密集。
只是因為要分開站列,所以佔據的面積還是不小,約大半個操場的面積。
而最前排的士兵一般只有二百來人,這種小規模的快速移動不僅保持了高效率,而且還讓敵人騎兵難以直接進攻,一旦他們動手,其他列隊的士兵就能作戰。
見到此情形,遠處的曹操揮手道:「放箭!」
「放箭!」
傳令兵大聲喊道。
呼啦啦上千騎士將懸掛在馬身側的弓箭取下,然後策馬向着沉晨軍方向疾馳。
嚴格來上騎射早在春秋戰國就已經出現,比如最着名的胡服騎射,但問題在於缺少馬鞍和高橋馬鐙,是不可能做到一邊騎馬一邊射箭的。
這種人需要極高的騎術,還需要高明的技巧。整個三國正史記載,也就只有劉備、董卓、公孫瓚、呂布等少數從小生長在邊疆地區,馬術極為強悍的將領能夠做到,普通士兵根本不行。
因此這些人基本就是騎馬衝過來,然後到了離沉晨軍大約一箭之地的位置,開始拉弓放箭。
問題是這跟雙方對射也沒啥區別。
李陵五千人,在山腳駐紮,靠着弓弩和盾牌,壓着三萬匈奴騎兵打,然後在八萬匈奴騎兵的圍攻之下,且戰且退,打了幾天幾夜。
要是換成有馬鐙、有重鎧的重騎兵衝撞,李陵大抵早就涼了。
由此可見漢代騎兵除了機動性外,戰鬥力跟步卒沒啥區別,只有特別勐的勐將,才能夠駕馭得了。
眼見對方並不是拿長矛馬槊發起衝鋒,而是手拿弓箭向着這邊衝來,顯然是打算放箭,黃門亭士兵陣中一片騷亂,軍官們不斷呵斥才安靜下來。
沉晨立即喝道:「長矛手後退,刀盾手向前,弓弩手準備!」
三千黃門亭士兵是以大漢標準的一個小規模軍校集團進行武裝,後世看過漢朝士兵裝備圖片的人應該知道,漢朝士兵是分種類的,有拿盾劍的,有拿盾矛的,有拿弓弩的,有騎馬拿短劍的。
分別為劍盾手,槍盾手,弓弩手,輕騎兵以及不拿盾的劍斧手之類。
不過那是西漢,到了東漢武器裝備更加豐富,隨着環首刀的量產,西漢的劍盾漸漸退出歷史舞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