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二集 蒙恬拜師_頁2
更新:10-15 06:02 作者:背砍刀詩人 分類:軍事小說
然抗命的結果,於是帶領本部人馬,投奔魏國而去。
當時田單、趙奢、藺相如等一班名相大將,皆都早已去世,李牧便成為朝中重臣。
秦王嬴政四年,魏國信陵君病逝。趙悼襄王又中秦國離間之計,派李牧進攻燕國,攻下燕國武遂、方城,次年再派將軍龐煖進攻燕國,殺死燕將劇辛。
趙、燕由此結下死仇,秦王自然是躲在樹林之中,掩口吃吃偷笑。
秦王政十二年,趙悼襄王逝世,趙王遷即位。秦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機會。於是趁機伐趙,派大將桓齮為帥,率大軍攻取趙國平陽、武城,並殺趙將扈輒於武遂。
十四年,桓齮率軍東出上黨,越過太行山口,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先攻佔赤麗、宜安,然後直向邯鄲進軍。
趙王遷急從代郡雁門調回李牧,命為大將軍,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師。
閃回結束。秦趙大戰,再次拉開帷幕。
本次大戰,是在李牧與桓齮之間展開。一個是以膽小怯懦聲聞於業界,一個是以善戰無敵揚名於天下。似乎未曾交鋒,勝負已定。
李牧聞說國都邯鄲危急,此番行動非但不慢,而是迅若狂風。乃率邊防軍主力南還,與邯鄲所發趙軍會合,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
趙軍主將扈輒已死,李牧自副將手中接過大將軍印,即刻升帳聚將,與部將計議:
秦軍遠來,利於速戰;我守國土,利於持久。桓齮新任大將,連續獲勝,自是目中無人;兵卒驕橫,士氣亦正在高漲。我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不如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則必能一舉而勝,雪我平陽戰敗前恥。
代郡隨來諸將自然皆知主帥用兵之能,於是一齊聲諾,就此嚴壁固壘,拒不出戰。而邯鄲部隊諸將卻是面面相覷,暗道:果然是小膽將軍,名不虛傳!
秦帥桓齮見趙軍固壘不戰,亦命擂鼓聚將,與眾將說道:昔日廉頗以堅壘拒我大將王齕,今李牧亦用此計。我軍遠出,軍糧未足,不利持久,必須速戰!來日本帥親率主力,佯攻肥下,誘使趙軍往援;爾諸將則分別埋伏彼軍去路兩側,俟其脫離營壘,將其一舉殲滅。
眾將:喏!我等遵命。
安排已畢,來日照計施行。
李牧早已洞悉敵情,不為所動,嚴禁出兵。
大將趙蔥着急,建議出兵救援肥下,言辭激烈。
李牧笑道:桓齮亦是善用兵者。但此乃孫臏當年引誘龐涓之計,豈能瞞我?敵攻我救,是致於他人,乃為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營中留守兵力必然薄弱;又我多日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我不趁其虛而搗之,反隨其調動我軍耶?
趙蔥聽罷,豁然開朗,施禮拜服。
李牧遂連夜點將出兵,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其輜重。
戰役將畢,李牧故意命將數百敵兵放出,使其逃至肥下報信;又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正面阻敵,復將主力配置於兩翼,以逸待勞。
桓齮正在攻打肥下,聞報老營有失,果然星夜來救,輕騎疾馳而至。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相交,李牧立即指揮兩翼實施鉗攻。
經過激烈戰鬥,大破秦軍,殺其過半。桓齮率引殘軍,逃回上黨。
李牧因此戰功,被趙王封為武安君。將星升起,光芒萬丈。
光芒西移,照亮西域天空。
當此秦趙大戰之前,佛教初入中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令西域沙門僧釋利房等人,攜帶佛祖真身舍利,到達中國周原美陽城。
眾僧露宿於野,夜幕之中,突見一個長者緩步而來,周身透亮,光照萬方。
眾僧視之,見來者竟是已逝世尊釋迦牟尼,由是五體投地,向其頂禮膜拜。
眾人拜罷,釋迦牟尼忽然消逝,卻見釋利房面前凸起一座聖冢。
由是眾人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