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第四十二章 大義之名
朱平安率眾離開之後,朱慈烺興奮的難以自已,久山鎮的挫折和南京擁立福王的陰霾轉眼就被拋到了腦後,激動的在正堂中走來走去。
見到如此的情形,李士淳不禁有些搖頭嘆息,太子和先帝崇禎還真是父子血脈,竟然都是如此的急功近利,喜怒皆形於色。
「殿下!」李士淳忍不住勸諫道:「朱平安之所以這麼做,想來無非是各地督撫給予他的壓力甚大,如果強留殿下在山東,南京福王一旦站穩了腳跟,那他可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所以,太子殿下也不必這麼寬慰,接下來到南京去,還有很多想像不到的棘手事情!」
朱慈烺卻是有些糊塗了。在他自己看來,只要太子的名號一出,南京方面自然是萬人景從,到了南京之後,便可以開始自己所謂臥薪嘗膽、中興大明的宏偉計劃,只要到了南京,便是龍如大海,還會有什麼棘手的事情?
說實話,出京之前,李士淳也抱着和朱慈烺一樣的想法。天家貴胄,太子儲君,還會有什麼比這更為高貴和令人尊崇的?但現實是殘酷的,從崇禎號令天下勤王卻無人響應開始,這大明便已經開始變得面目全非了。朱平安不過區區一省總兵,卻將太子等人玩弄於股掌之上,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間。
南京的形勢就會更好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福王朱由崧得到了包括文臣、勛貴、內官的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還有劉良佐和黃得功這兩個江南實力最為雄厚的軍鎮的支持,朱慈烺想要一到南京便會掌控大局,未免有些,有些太幼稚了些。
聽完李士淳委婉的勸諫,朱慈烺也是沉默不語。照他這麼一說,自己這不是剛出虎穴,又入狼窩了嗎?
李士淳的意思歸根結底,就是一定掌握兵權,至少當初崇禎安排朱慈烺在山東奪取兵權的初衷是絕對正確的。這年月,手中無兵,真實寸步難行啊!
李士淳察言觀色,用眼神示意朱慈烺將姚明恭、吳偉業等人都遣散出去。這才小心翼翼的說道:「其實,臣倒是有一個法子,可令殿下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萬餘精兵,只不過……!」
朱慈烺眼前一亮,「老師有話不妨直說!」
「這個……」。李士淳猶豫了好一會,這才痛下決心,雙膝跪倒,「請殿下恕臣無理!」
李士淳忽然大禮參拜,讓朱慈烺吃了一驚,連忙起身將其攙扶起來,「老師何故如此,您與本宮名為君臣,實則如同家人一般,如果不是您一路照拂指點。本宮焉有今日的生機?」
李士淳卻是戰戰兢兢,「臣此議着實是有些令殿下,令皇族蒙羞,但如今形勢已經是如履薄冰,因此就算是殿下治罪,臣也不得不說了!」
「老師但說無妨!」
「殿下適才可是聽到朱平安話中提到一個人?」
「何人?」
「總督五省兵馬的孫傳庭!」
「老師的意思是,咱們可以與他聯絡……!」
李士淳斷然的搖搖頭,「臣說的並不只是這個意思。太子殿下今年已經十六歲了,如果京師未曾失陷的話,想來便要大婚了。」
朱慈烺一下子攥緊了拳頭。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士淳,他立刻便領會了李士淳的意思,李士淳卻是低着頭,雖然心中忐忑。但還是借着一股血氣之勇將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說了出來。
「臣與孫傳庭有些交情,先帝也曾評判過此人,此人雖然性子執拗,不曉變通,但其人卻的確是一員忠臣,可以重用。潼關之戰。說到底是時勢使然,並非孫傳庭一人之責。」
「孫傳庭雖然兵敗,先帝也曾為此大發雷霆,但並沒有因此削奪他的官職。直到今日,他還是朝廷任命的五省兵馬的督師,其人在軍中的影響力還是一如既往,如果殿下能重用於他,相信會有不少人因此歸附!」
「但畢竟今時不同往日,要想牢牢的掌控住孫傳庭,須得雙管齊下。一方面授以權柄,另一方面則要以恩義結納,臣聽聞孫傳庭有一女,年紀與殿下相仿,人才相貌都是上上之選,如果殿下能……,那孫傳庭必定戮力報效,不敢輕慢!」
李士淳偷眼看看朱慈烺的反應,不等朱慈烺說出那些話來,便立刻接上來,「臣也知道我大明的祖制,儲君婚姻,都是以小門小戶之女為首選,便是為了以防外戚做大,但如今形勢逼人,咱們也不得不事急從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