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十五章 、不王而王_頁2
重新面向崔琰,話鋒突然一轉:「季珪兄適雲九錫不可加也,未知封藩建國之事,亦因何而不可行耶?」你剛才話說了一半兒,就被我堵回去了,現在我想再聽聽,你對創建公國之事又是如何考慮的哪?
是勛是儀態恭敬、言辭懇切,可崔琰聽在耳朵里卻非常不是味兒——他被是勛打臉也不是一回兩回啦,多少產生了一點兒心理陰影。崔琰心說我也表過態了,荀氏也肯定明白我的心跡啦,那我還頂在前面幹嘛?不如暫退一步,讓別人去跟是勛辯論吧——轉過頭去瞧瞧劉琰,劉威碩垂着頭喝酒,故意不去看他。
眼看有點兒冷場,老好人荀攸開口了,淡淡地對是勛說:「吾意亦不可也。高皇帝曾與群臣刑白馬而盟誓,非劉不王,非功不侯。今建公爵,雖不名王,而封地建號,其實一也。」你剛才不是說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太宰,而王莽取二字稱「宰衡」,乃名雖同而實不同嗎?那麼我如今就跟你說說實際的,不論其名也。
荀公達跟崔琰他們不同,態度和藹、語氣溫和。仿佛真是酒席宴間閒話家常一般。是勛心說這就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了。你瞧人家荀氏叔侄這風度。崔季珪汝羞臊不羞臊啊?趕緊舉起杯來:「謝公達教我。」先敬了荀攸一杯酒,然後也同樣平淡、和緩地說道:「事有務實者也,亦有務虛者也,有析其名者,亦有論其實者,要在上承天心,下應民意,不可一概而論。即以王與公之同否而言。勛以為公達有所失也。」
荀攸誠心請問,是勛乃回答道:「昔高皇帝刑白馬盟誓,為有黥布、彭越之反,乃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炎劉之德,未深入人心,異姓而王,大不宜也。乃封同姓,而有吳楚七國之亂。豈高皇帝之本意耶?漢經王莽之亂,光武中興。儒道大行,使知君臣分際,自與高皇帝時不同,故同姓可封,異姓亦可也,乃避高皇帝之盟,使稱公耳。」
現在的情況跟漢高祖那時候不同啦,那年月人人都想當天下之共主,所以劉邦才防微杜漸,禁止分封不姓劉的傢伙。如今炎劉之德已然深入人心,再不會有人行英布、彭越之事啦,所以可以放心分封——只是因為劉邦當年發過那麼一個誓,所以咱不能悖逆老祖宗,要改個名字而已。
眾人聽聞,都心說這話未免太扯了。你說啥,炎劉之德已然深入人心,再不會有人反叛了?那董卓算啥?李傕、郭汜算啥?你才幫忙曹老大剿滅的袁氏、公孫氏,又算什麼?只是這話雖然人人都不以為然,卻不好明着駁。炎劉失德,群雄並起,改朝換代的風潮一浪接一浪——道理沒錯,誰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說出口啊?
所以是勛這話,雖然同樣堵住了眾人之口,但卻人人撇嘴,無形中就把他低瞧了三分——洗地洗成你這樣,也算奇葩了吧。
倘若是勛就此收篷,他即便打贏了,聲望也難免會下跌,郗慮在旁邊聽得直起急。正要以目示意是勛——你這話說得不好啊——就見是勛又再次舉起杯來,朝荀攸一揚:「吾之所言,非妄也,乃有先例。」
咦?眾人全都皺眉——你說我大漢朝分封異姓有先例?這話怎麼說的……高祖之後,咱封過異姓王嗎?或者不叫王,叫公、叫侯也成,然而封藩建國的,有過嗎?我怎麼不知道啊!
就連郗鴻豫也含糊,趕緊追問一句:「有諸?」是勛點點頭:「有。」隨即就端着酒杯站起身來,一瞧眾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自己身上,這才緩緩說道:「甘露二年,呼韓邪朝孝宣皇帝於甘泉宮,孝宣皇帝寵際殊禮,使位在諸侯王上——豈非不王而王者耶?」
這話一出口,辛毗當場就躥了:「此蠻夷韃虜耳,安可比附中國?!」是,我承認你舉的例子確實存在,但那是外族啊,不是中國人啊,不能拿來類比吧。
是勛把面孔一板:「佐治以為朝廷封爵之重,當分內外耶?此王莽之故智也!」
其實漢朝雖然沒有正式冊封,但主動承認的外藩國王,除了匈奴單于外也還有很多,就連匈奴的左右賢王也均得以保留了王號。王莽就覺得吧,那些蠻夷韃虜,還稱什麼王,叫什麼單于啊?乾脆把王全都降格為侯,把匈奴單于改名叫「降奴服於」,結果直接釀成了匈奴和西域、西南各國的反叛。在東漢朝,王莽那是一個標杆啊,敢往上湊的人都自然會掉價,所以是勛一說,辛佐治你的想法跟王莽一樣啊,辛毗臉色當場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