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雄三鎮(三)_頁2
更新:09-02 18:18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軍事小說
族的象徵」。在紅白兩色相間的秘魯國旗上鑲嵌着一個端莊絢麗的圖案,圖案的一角就矗立着一隻淡褐色的駱馬,它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特別優雅矯健。此外,秘魯的硬幣上,商標上,也經常畫有駱馬的形象。[2]
野生的反芻動物駱馬,如何馴化成家畜,很早就是養畜專家們注意的問題。遠在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來到美洲之前,駱馬就已成為那裏唯一的馱役了。據典籍記載,16世紀以來南美洲既無馬,又無牛,甚至任何一種大牲畜都沒有。因此那時馱運東西,除靠人力外,就是靠駱馬了。可見,駱馬在美洲歷史上,曾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2]
大羊駝是南美體重最重、體形最大的南美駝馬。長長的四肢、凸起而彎曲的耳朵是它區別於南美其他駝馬的主要特徵,早在印加文明之前就一直被當作運輸工具。大羊駝有兩種:kara和hau。大羊駝毛質粗糙,遠不如羊駝毛,然而如果去除羌毛後,大羊駝絨毛也有羊駝毛那樣柔軟。世界上65%的大羊駝生活在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脈的高原地帶。
介紹
大羊駝(lamaglama),又名家羊駝,是南美洲的駱駝科。和多種相似動物合稱為駱馬或美洲駝。在印加帝國及其他安地斯山脈地區是原住民廣泛蓄養的動物。在南美洲及部分中美洲,大羊駝是用來背負重物、製造纖維及作為食物。
基本特徵
完全成長的大羊駝全高1.6~1.8米。它們重約127~204公斤。初出生的大羊駝重約9~14公斤。大羊駝是群居的動物,喜歡與其他的大羊駝組成族群。大羊駝所生產的纖維非常柔軟及沒有羊毛脂。它們在幾次嘗試後就可以學會東西。非常聰明。它們可以背負其體重的25~30%的重物行走幾里路。
大羊駝在4000萬年前源自於北美洲中央的平原。它們在約300萬年前的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遷往南美洲,並亞洲。在冰河時期。它們在北美洲消失。直至2007年,在南美洲有超過700萬頭大羊駝及羊駝。另外由於從南美洲進口的關係,美國及加拿大在20世紀末就有超過10萬頭大羊駝及6500~7000頭羊駝。
形態特徵
成年大羊駝的齒列為:門齒1/3、犬齒1/1、前臼齒2/2、臼齒3/3,總數共32顆牙齒。在上顎近前頜骨的後緣有一顆銳利的門齒,雄性接着在頜骨內部有一顆彎曲的犬齒。它們的前臼齒不像駱駝的像犬齒,而只是很細小的。臼齒列由3顆闊的臼齒組成,這有點像其他駱駝屬。在下顎,三顆門齒都很長及扁平。最外的門齒最為細小。緊接着的是彎曲及接近垂直的犬齒,並一個小空間及每年替換的圓錐前臼齒。三顆臼齒前另有一顆前臼齒。
大羊駝的頭顱骨像駱駝科的,但腦腔及眼窩較大,頭顱的脊突則較小。鼻骨較短及闊,並與前頜骨連接。大羊駝共有7節頸椎、12節背部脊骨、7節腰椎、4節骨盆脊骨及15~20節的尾椎。
耳朵頗長及微微向前彎。它們沒有駝峰。腳較幼,腳趾之間相隔較遠,每跟腳趾都有底墊。尾巴很短,毛長而柔軟。
羊駝屬及駱馬屬內物種的結構特點,包括外表及習性都非常接近,故學者一直就屬中物種的分類而進行討論。最複雜的是大部分的物種現正都被馴養。故此失去了物種起源的重要性。南美洲現時有四種,包括大羊駝、羊駝、原駝及駱馬。
現時已知只有馴養的大羊駝及羊駝,在體型及顏色上都有所不同。一般都是白色、褐色或黑白斑,有些是灰色或黑色。大羊駝的體型較大,頭部較長。羊駝身體的顏色都是較一致,而毛皮較貴。羊駝是由野生的駱馬祖先演化而來,而馴養的大羊駝則是從野生的原駝祖先演化,而大羊駝及羊駝之間有一定數量的雜交種。
分類
雖然大羊駝經常被拿來與羊作比較,但其實很早就已知道它們與駱駝之間的相似性。卡爾·林奈(aeus)最早就已經將它分類在駱駝屬中。不過後來於1800年,喬治·居維葉(geesuvier)將它們、羊駝及原駝從中分開出來。駱馬則被編入駱馬屬中。羊駝屬中的兩個物種,都是胼足亞目的代表。在其腳底下有獨特的肉墊。這一類的動物都被編入駱駝科中,偶蹄目下的其他類別包括有豬科、鼷鹿科及反芻亞目。胼足亞目與它們之間有些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