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58 飛機的問題(下)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天兵在1917》更多支持!
李曉峰的慷慨陳詞有作用嗎?只能說有一定的作用,引進b17的項目暫時是保住了,但是第一批簽訂的訂單被大大裁剪,從最開始的意向一百架訂單,削減為50架,至於後面的全套國產化計劃,暫時是被擱置了,按照軍委會議的決議,究竟是不是國產化,還要看裝備b17之後的部隊的反映。○
在削減b17採購數量的同時,圖波列夫設計的剛剛獲得sb-2代號的快速轟炸機卻被大量採購,總裝備部一次性就下達了300架的訂單,而且這還是第一批,後面還有第二批第三批訂單,如果不是工業能力有限,伏羅希洛夫都有心一口氣來一千架。
不光是大量採購sb-2,連還在原型機製造階段的pe-1俯衝轟炸機也一口氣被定購了一百架。說實話,李曉峰都覺得這太瘋狂了,pe-1性能究竟怎麼樣誰還不知道,甚至能不能完成試飛都不知道,這就給一百架訂單。尼瑪,剛才托洛茨基還在哭窮,一轉眼就開始敗家了。
那麼pe-1究竟是一架什麼的樣的俯衝轟炸機呢?從機頭看,倒是很傳統,但是後半截機身瘦得跟電線杆一樣,乍一看很像是蜻蜓。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很醜的飛行器。至少李曉峰看到繪圖板上的pe-1時,很難相信這是一架俯衝轟炸機。相反他更像是一架傳統的單發水平轟炸機。
從風洞吹風的結果看。pe-1有較快的速度。使用960馬力的12ycrs發動機時,最大速度可以達到430千米每小時。不過同時也要看到,pe-1裝甲防護有點脆弱,空重「才」2.7噸,最大載彈量也不過是500公斤,而且這還是加強了結構的海軍艦載型,陸基型號用某種話來說,單薄得就像一張紙。
總而言之。這是一架為了提高速度,儘可能減少結構重量的「快速轟炸機」。不得不說,這個年頭,加快速度在紅色空軍上層還是很有市場的,比如說sb-2,比如說這個在繪圖板上的pe-1,都是那種速度比當時戰鬥機都要快的轟炸機。
大概是紅軍高層認為,避免轟炸機被擊落的最好辦法就是飛得比戰鬥機還快,讓敵人追都追不上才好。講心裏話,這種設計思想讓李曉峰很是無語。飛得再快但是完不成基本任務有啥用?比如說這個pe-1,速度確實不錯。但是俯衝轟炸能力究竟怎麼樣就很不好說了,反正在李曉峰看來,那單薄的機身在俯衝結束拉起的時候十有八九會散架。
不過當時佩特利亞科夫對他設計中採用的反向螺紋交織最短線機體結構是十分自信的,他認為這種結構輕便且堅固,很適合俯衝轟炸機這一機型。
當然後來的試飛也證明了這一點,pe-1的機體結構確實沒出過什麼問題,至少不像某仙人想像中那樣會散架。但是,某仙人的預言也被部分實現了,這種速度很快的俯衝轟炸機的俯衝性能確實不太好,進入俯衝後改出比較困難,而且俯衝的速度有點過於快了,對於那些剛剛上手的新手飛行員來說,稍有操作失誤就會陷入尾旋,或者改出失敗一頭撞向地面。
而且pe-1存在的最大問題還不是俯衝性能不理想(熟手不存在這個問題),而是這貨降落的性能很糟糕,他的最小降落速度都高達兩百公里以上,而且降落時的滑行角度又比較大,形象的說仿佛是砸在地上一樣,駕駛過pe-1的飛行員後來很形象的給pe-1取了一個名字——跳跳蜂。
也正是這一點宣判了pe-1作為一款海軍艦載機的死刑,在起伏不定的甲板上降落本來就很考驗人,再加一個彈跳屬性,那真心就是玩命。
海航在航母上試飛了幾次pe-1之後,就斷然宣佈拒絕接受這種降落時愛跳舞的飛機,而是採購了一批sbd-1應急。與此同時,海航也馬上將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個著名飛機設計師蘇霍伊設計的su-1多用途轟炸機上。
說起這個su-1多用途轟炸機,就不得不提一提之前有提到過的那個跟伊-16競爭的伊-14項目。這個項目就是有蘇霍伊全權負責的,當時的代號為ant-31逼s。當時蘇霍伊就準備搞一款同時具備單翼機的高速性、雙翼機的盤旋性以及對地攻擊機的超強火力性的全能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