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爭鋒 第773章 【掀台子的美國人】_頁2
更新:12-08 02:06 作者:大世爭鋒 分類:女生小說
爭服務的美國政府,卻讓里丁伯爵看到了一個不久將來就會發生的事。大英帝國將失去最輝煌的王座,而取代英國的只能是美國。
作為一個謀劃能力超過施政能力的官員,里丁伯爵深知,英國和美國雖然是盟友,但是在對外外交上的截然不同的觀念,才是英國不得不在全球壓制美國的理由。
英國的殖民地貿易,在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下,必然會成為其攻擊的目標。
殖民地高度依賴的經濟,一旦被打破,英國依靠本土的實力,甚至連擺平愛爾蘭的危機都無法辦到。實際上,愛爾蘭暴亂分子的資金,大部分都是從美國籌集來的。從這一點來看,戰爭結束之後,英國和美國就國際話語權上,不得不爭個你死我活。
幸運的是,美國的政壇也不穩定,威爾遜政府因為得不到參議院的授權,不得不退出國聯。並在國際外交舞台上,成為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但是美國是商人政府,商人追逐利益的腳步從來也不會停止下來。
遠東的局勢彌亂,還是美國無法下定決心,和英國爭奪遠東市場。美國政府在猶豫,這才是里丁伯爵最大的依仗。但是美國政府又受到商人影響非常大,一旦財團出面,就是白宮也無法抵擋大趨勢的執行。
里丁伯爵在猜測美國人的底線。民國政府的底線,還有商會的底線,然後才會在談判桌上出面。或者指導新一輪的談判。但在此之前,他是不會貿然行動的。
而王學謙、顧維鈞也在猜測英國人的底線。這種互相角力的拉鋸戰,不僅給談判團無形的增加了時間上的壓力,隨着談判時間的延長,曹錕政府是否會出現態度上的鬆動,盧永祥是否也會迫於壓力,放棄原定的目標?
「意大利人不足為慮,出局是必然的。但是英國人遲遲不談實質性問題,這讓人懷疑英國人的誠意。」衛挺生從自身考慮。英國人能夠放任每天承受巨大的損失,拖延談判進程,開始懷疑起英國人對於談判真正的誠意到底有多少。
就連衛挺生作為一個參與者,都開始懷疑談判的結果了,可見,商會,北洋軍政府方面會沒有小心思?
顧維鈞倒是希望王學謙能夠在出奇招,他寄望於王學謙有能力讓英國人到談判桌上,就有可能讓英國人屈服。
不過,他顯然是高估了王學謙的能力。後者報以苦笑道:「少川兄。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輿論、公憤、甚至連商會的罷市都已經用上了,對於民國來說,能用的辦法已經不多了。」
這不是王學謙故意推脫。這些天有點影響力的報紙,都在痛斥英國人開啟談判的誠意不足。
但是這些有什麼用呢?
英國人要是痴迷不悟,對於英國政府來說,最多在上海的影響力被削弱,但是民國政府想要將英國人驅趕出去,別說有沒有這個實力,就是連這個想法都不敢有的。
兩者在海上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而英國人為了壓制民*閥,實際上就是針對北洋軍閥的實力壓制,對於武器出口有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禁止條令一處,不僅英國人不出口重武器給民國。連帶着規定法國、瑞典、日本等武器主要出口國,也不能向民國出口重武器。這雖然能夠讓民國的現代化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但同時,也增加了彼此的矛盾。
站在曹錕的立場上,英國人的這些對華政策,明顯都是針對他的。心裏頭能舒服得了?以他大元帥的地位,接下來如果能夠平定奉軍,然後會師南下,當年段合肥沒有辦到的事,在他手裏去能夠辦成,順其自然的接手大總統的職務。但這一切都被英國人攔了下來。
所以,他缺乏一個決定,一個徹底甩開英國人的決定。
經歷過辛亥年的他聽說過,當年英國人是準備保存清朝皇室的,但是想要南北分裂。
要不是各方反對,加上民國政局太過微妙,沒能得逞。
他明白,英國是阻擋在他權利巔峰道路上的攔路石,必須要拔掉。
這樣的機遇,顧維鈞和王學謙等人,怎麼會看不到呢?
削弱英國在民國的實力,對於民國有百里無一害。
即便把美國人引進來,也是值得的,因為英國才是民國統一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其次當然是日本。
不過,談判等於是擱置狀態,王學謙也沒有辦法,只能先穩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