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_頁3
更新:01-05 21:16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實在是咎由自取。」
「江西無夏稅,湖廣無麥糧。」
朱翊鈞下了印將奏疏下章戶部,聽聞呂調陽如此說,有些奇怪的問道:「這是什麼樣的讖言?」
「回陛下,臣出身湖廣,乃是楚黨,臣的話有阻礙聖聽之嫌,更有攀附權焰之恥,但是臣還是向稟明聖上。」呂調陽俯首說道:「春夏兩稅,江西不交夏稅,湖廣不交春稅,這些稅賦雖然不交到朝廷來,可是百姓藁稅從無分毫減免,更是無法滿足鄉部私求,湖廣多逃民入山。」
「嘉靖二十九年,臣高中榜眼,這一年,湖廣逃民入山逾四十萬眾,藁稅、佃租、鄉部私求,這藁稅是朝廷的稅賦勞役,這佃租是給地主家的租子,這鄉部私求就是各地巧立名目,生民苦楚至極。」
「臣本以為朝廷藁稅極重,結果到了朝廷才知道湖廣不交春稅。」
江西和湖廣是固定的蠲免,是當年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宗成法,主要是當年的湖廣千里無人丁,而江西則是人多地狹,百姓生活苦楚,這是一個朝廷的恩澤,但是這個恩澤從沒有執行過,湖廣地面百姓一直承擔的春秋兩稅。
就事論事,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就湖廣和江西的藁稅這件事,是誰在魚肉百姓,朝廷沒有那麼的本事,可這麼多年,的確也在放縱縉紳豪右在魚肉百姓。
呂調陽並不覺得王崇古、萬士和、譚綸所言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些縉紳豪右,但凡是有一點體國朝艱難之心,就不會在荒年大加兼併了,比如去年江西蝗災,若不是潘季馴抓着刀逼迫這些大戶不得兼併,恐怕又是一場民亂。
怪朝廷下手狠辣,朝廷不下手狠辣,那百姓就該揭竿而起了。
呂調陽說這些,就是讓皇帝知道張居正為何要推動魚肉縉紳,苦一苦勢要豪右、善待小民的政治正確,皇帝畢竟年紀小,對於縉紳對大明秩序的破壞的威力,並不是很清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先生曾經對臣說,恐天下有傾覆之危,當行新政。」呂調陽的語氣十分的嚴肅,現在先生不在朝中。
張居正和門下的溝通,朱翊鈞知之甚少,只知道一個高啟愚被逐出門下,呂調陽第一次把私下裏的話拿到了文華殿上來說,因為現在很多的新進的進士,很難理解張居正為何要執意推行新政了。
這些進士大多數都出自富裕家庭,他們對國朝惡劣的情況,感知上是遲鈍的,他們看不到平靜湖面下那已經沸騰的民怨。
高閣垂裳調鼎時,可憐天下有微詞。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
對於深入九重,生活在朝臣們編制的信息繭房裏的皇帝,是很難看清楚國朝的危難,對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進士也是如此,他們無法理解,張居正為何要苛責縉紳,以為他是泥腿子出身天然仇視,他們無法理解,朝廷為什麼要如此的折騰,是因為他們本身堵住了耳朵不聽窗外風雨。
到了現在進士們更難理解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新政之下的欣欣向榮,他們會抱怨出門的時候,路上的人太多,京師擁擠,因為糞道不暢破口大罵小民刁鑽,他們會覺得大明的物質十分豐富,國朝靖安,不需要過多的折騰。
不是都挺好的嗎?朝廷富得流油,足夠六年度支,而皇帝內帑更是天下至富,為何要改?為何要聚斂?為何要行新政?
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相比較天下、江山、社稷這個更大的群體,他們更在意自己的小群體。
「大司馬。」朱翊鈞聽懂了呂調陽的擔心,天下恐有傾覆之危,即便是弘毅之人,大抵也是看不清楚的。
「臣在。」譚綸俯首說道。
「陽春三月上應昌之時,帶着咱們大明的新晉進士、翰林院的翰林,從國子監的明理堂和率性堂,遴選一批監生隨行吧,周良寅本來是個賤儒,但是到了大寧衛短短兩年時間,已經變得忠君體國了。」朱翊鈞想到了個好辦法,讓所有人親自到邊方去看看,了解下大明百姓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