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567章 老表_頁2
更新:11-13 14:34 作者:狸貓換銀子 分類:玄幻小說
周亞麗聳聳肩,「另一方面就是教育咯。當年全紐約只有那裏有中文學校,用的課本都是當年從國內帶過去的,甚至還有民國派去的老師。學校里教中文、識漢字,尤其地理課和歷史課是學習的重點,就是為了教育新一代華人不要忘根忘本。
當年我爸和姑姑就是在那裏的中文學校讀書,後來我也是在那個學校就讀,一直到高中,才去普通學校上課。」
陳凡不自覺地點了點頭,「挺好。」
這時他忽然明白,為什麼母親、呃,是陳凡的母親會毅然回國了。
舉個栗子就能明白。
南洋華僑都知道,可是在孫先生之前,這些華人是不被清政府認可的,乾隆甚至將他們視作「天朝棄民」。
正是這樣一群「棄民」,在孫先生的奔走呼籲下,重新覺醒了民族意識,興辦「僑校」,繼承中華文化。
當時有人登報發言,「舍己國之主人教育,而受他國之奴隸教育,是謂就之死地!僑而曰華,必須受華僑教育,通曉華語,認識華文,確立起為華僑之身份。」
辛亥革命前後,南洋的僑校從零到數百所、再到遍地開花,僅馬來西亞(含新加坡)就有15萬僑校學生,印尼也有5萬餘人,整個南洋範圍內,僑校達2500多所。
通過僑校,不僅培養了華僑子弟、繼承中華文化,更讓這些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根」在哪裏,進而去關注危機四伏的祖國,並通過學習、掌握能夠報效國家的本領。
而這些可以稱為「僑二代」、「僑三代」乃至「僑N代」,有些甚至連自己的爺爺都不曾踏上過祖國土地、更別說自己的華僑學生們,儼然以華人自居,視祖國為家鄉、自己為炎黃子孫。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抗戰爆發後,海外華僑不僅捐錢捐物,還積極「捐人」。
戰爭期間,累計共有4萬多華僑回國參戰,其中南洋華僑佔了絕大多數,約4萬多人,美洲和澳洲華僑約有1000多人。
其中共3200人的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是廣為人知的典型。
這些人大多數從未踏足過祖國的土地,連祖國是什麼樣子都不清楚,但是聽到號召、紛紛響應,最小的甚至還不滿13歲。
1935年12月,上海首演的抗日戲劇《回春之曲》,講述的就是這一時期南洋華僑積極參與抗日救亡活動的故事。
其中田漢和聶耳合作的插曲《告別南洋》,引得無數人為之淚目。
「再會吧,南洋!
你海波綠,
海雲長,
你是我們第二故鄉。
我們民族的血汗,
灑遍了這幾百個荒涼的島上。
再會吧,南洋!
你椰子肥,
豆蔻香,
你受着自然豐富的供養,
但是在帝國主義的剝削下,
千百萬被壓迫着都鬧着饑荒。
再會吧,南洋!
你不見屍橫着長白山,
血流着黑龍江。
這關係着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
別了吧,我們第二故鄉,
我們要去爭取這一線光明的希望。」
所以說,如果周家子女從小在華僑學校接受教育,那麼對祖國充滿感情、回國效力,完全是合情合理。
就是可能回來的時間稍微晚了一點點,或者是能力稍差了些,沒能趕上種蘑菇,要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厄運。
那裏偏是偏,可是相對安全吶。
不過也不好說,真要去了那裏,也不是沒危險,只不過危險種類不一樣而已。另一個,哪怕人還活着,周正東他們也沒辦法找到人。
陳凡邊開車邊聊天,本來長江賓館距離作協機關就不算遠,加上這麼一聊,不覺時間飛快,眨眼就到了單位。
開車進院,瞄了一眼門衛室,只見一個叫不出名字的小同志在裏面伏案寫作,應該是順便給項大爺代班的。
他也沒多問,直接將車開進去停好,隨後帶着周亞麗往裏面走。
剛走到機關大樓,好嘛,每間辦公室門口有都人探出頭來。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