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 第211章 黃忠出征_頁2
更新:01-16 21:37 作者:單走一張三 分類:科幻小說
助,董卓亂政時,馬騰參與十八路諸侯討董,因為十八路諸侯鈎心鬥角而不能成功。
軍隊合理地配置了輕、重騎兵和輕、重步兵,這樣就具備了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步騎協同戰術,以重步兵方陣構成中央,騎兵在其兩翼,可作為騎射兵;在作戰中主要使用騎兵引導步兵衝擊或步兵支援騎兵作戰的協同方式,並根據戰況靈活地採用步兵中央突破、騎兵兩翼包抄或一翼包圍等戰法。
兩年時間,通過不斷試驗,劉寒打造出一支萬人的合成軍,其中騎兵四千,包括重騎兵一千;步兵六千,輕步兵五千,重裝步兵一千。
大軍已磨合完成,有着第一次的經驗,接下來還要磨合三萬大軍,再將這四萬大軍統合在一起,花費的精力與財力,比組建重騎兵還要多。
不過,因統領外軍,黃忠也發現了并州軍的不足,或者說缺點,並上疏劉寒:并州軍雖然戰鬥力強悍,機動性強,擅長打平原決戰、運動戰、閃電戰(這些戰法還是劉寒跟眾將解釋的,讓眾將嘆服,因此劉寒在軍中威望高得離譜)。
所以,從平定黃巾之亂後,并州軍的兵種結構就開始發生變化,步騎協同成為最佳選擇。
并州騎兵自身所能攜帶的吃的,只能供應半個月所需,超出這個時間,大軍只能撤退,另尋戰機。
但劉寒相信這麼做值得,因為距離檢驗成果的日子不遠了。
因此在面對塞外遊牧民族時,騎兵是最佳選擇。
此次出征,可戰之兵有兩萬,但輔兵還有四萬,大部分都是步兵,每日行軍數十里,讓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騎兵不是萬能的,騎兵強就強在機動性和衝擊力。
還有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就是大軍後勤。
馬騰在正史當中顯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保皇派,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其出身於西涼,故而與董卓多有親近。當時董卓佔據關中,曾經邀請馬騰前往征討山東諸侯,馬騰欣然而往。
若是并州軍,就是兩萬大軍,全都是騎兵,沒有後勤,主打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自己統領起來也會得心應手。
(歷史上的馬騰和《三國演義》截然不同。
目前還沒人發覺并州軍有這樣一個致命的弱點,黃忠便把此事上報劉寒,一旦敵人發現,前期據城而守,等到大軍斷糧之際再出擊,後果不堪設想。
黃忠站在陳倉,看着遠方,「再往西走上一天就是散關,出了散關就是漢陽郡。」
馬騰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就是一位徹底的大漢忠臣,一心想要匡扶漢室,結果卻被曹操所殺。
二、北地郡先零羌。
而其到達長安時,董卓已死,被封為征西將軍。此後因為與李傕、郭汜等人產生嫌隙,起兵征討,兵敗而歸。
後來又與自己的結拜兄弟韓遂產生矛盾,後在曹操的調停之下二人停止爭鬥,馬騰進京為官。
歷史上的馬騰並不是什麼大漢忠臣,他只是一個亂世梟雄,絕對沒有忠於漢室之心,從他反叛朝廷開始,就註定了馬騰不是一個大漢忠臣。
所以,喜歡錦馬超的書友們,我可以提前跟你們說一句,「五虎上將」是湊不齊了。)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