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一百三十二章 報紙_頁2
但這東西到明清時期才廣為普及,因此雖然竹紙造紙成本比較低,可由於主要流行於江浙地區,傳入北方比較少,導致成本還是比麻紙要高一些。
聽到趙駿的話,孟承起就只好說道:「前期的投入還是太大,做這東西,真的能有人買嗎」
「只要消息是市井想看的,自然有人買。」
趙駿笑了笑。
「趙公子真是大手筆。」
孟承起豎起大拇指,說道:「光買下印刷坊就是數千貫,又要花大價錢做活字,還要買竹紙,每份成本怕是得30文以上了吧。」
「不能這麼算。」
趙駿搖搖頭道:「印刷坊是固定投入,真正的成本是紙張、油墨和印刷投入,這竹下紙5文錢一張,成本約0文錢,賣的話,我打算賣2文錢,略貴了些,但稍微富裕點的百姓買得起,也只有他們識字。」
宋代蘇舜欽賣廢紙案有過記載,當時三省紙每張價值20文,新管紙每張0文錢,竹下紙每張5文錢。但那是質量最好的官用紙,普通民間用的劣質大紙每張才05文。
報紙採用的連史紙在當時就叫竹下紙,也稱為竹紙,成本確實比較高。不過報紙本身受眾就不是碼頭苦力,而是那些有閒心去茶館喝茶的人。
這些人俗稱宋代的小康家庭,不是特別富裕,但家庭年收入在百貫以上者。也只有這些人識字,並且喜歡看詩詞、,熱衷於時局新聞,在市井裏與別人聊天扯淡。
報紙的出現顯然會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並且這部分人與底層打交道最多,他們是整個汴梁的大多數群體,往往接受到了新知識,很容易通過他們傳播給底層民眾,從而進行輿論、政治、軍事方面引導。
所以在古代報紙沒有出現,主要就是受眾有限,成本較高。趙駿這前期投入基本就上萬貫了,如果報紙不能一炮而紅,在汴梁普及開來,以這每張接近0文的成本,怕是得虧死。
兩個人說着就已經到了後院。
後院正忙碌着。
目前正在排版,工人們把大小不同的活字進行排列,打算印成寬約兩尺,長約三尺的四開大字報。
趙駿過來看了一眼,第一版本的報紙就是他自己設計。
封面自然是最近汴梁最大的新聞——開封府和皇城司對黑惡勢力重拳出擊。
昨天他就派人將自己撰寫的文章發了過來,今天已經排版,裏面除了關於無憂洞、鬼樊樓以外,還有官府最新搗毀的其餘黑社會團體新聞。
內容是介紹這些人怎麼禍害百姓的,裏面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然後就是鼓勵百姓舉報之類。
背面分為四個板塊,有詩詞區,花邊新聞區,還有廣告區以及區,只是廣告區和區目前是空白,上面寫的是誠招廣告商以及歡迎投稿之類。
本身報紙這個東西需要時效性,但每天哪那麼多新聞
所以趙駿打算目前先開一期,看看市場效果,隨後再邀請一些像歐陽修、范仲淹這樣的人在報紙上撰寫文章,先暫定七天一期,另外六天收集新聞,廣而告之。
「嗯,做得不錯。」
趙駿看到排版效果挺好,滿意地點點頭道:「等第一版本印出來,先送過來讓我看看,等確定,沒有地方要修改,就正式刊印。」
孟承起笑道:「雖說這印刷坊已經不是我的了,但衝着這詩詞,我保證給趙公子辦得漂亮。」
「東家做事我放心。」
趙駿也笑了起來。
孟承起就開玩笑道:「現在我不是東家了,公子是東家,對了,公子住在哪裏,我估摸着明天第一版就能印出來,到時候我給公子送過去。」
「就送到皇城司吧。」
趙駿隨口道。
「皇城司」
孟承起以為自己聽錯了,詫異道:「是東華門的皇城司嗎」
現在皇城司已經在城北和城南開了兩家分店,一個北鎮撫司一個南鎮撫司,所以他才這麼問。
趙駿點點頭道:「是的。」
「額」
孟承起就有點慌了,哆哆嗦嗦道:「這東華門是皇宮大門,我一個平民百姓,怎麼進得去」
「沒事,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