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945章 山間之論
更新:11-29 22:45 作者:皇家僱傭貓 分類:軍事小說
王守仁說的是非常現實且深刻的一個問題。
自古以來,無數聰慧的先賢思來想去還是選擇嫡長子繼承制,就是因為這是最不壞的制度。
立賢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的標準。
你覺得老二賢?憑什麼呢?我就覺得老三賢!
你說老三賢?不對不對,明明老四賢。
這種標準不定,就會讓所有人覺得自己都有機會。
即便是定下了某個人作為太子,那麼其他人也不會認為自己不賢,只要老皇上沒死,太子沒有登位,那麼我就有機會。
於是相爭不斷,嚴重的還會見血,其實是很大可能會見血。
而且朝中的大臣、各個派系也要選邊站,有的時候還不是因為賢與不賢選邊,比如梅氏一家,他們沒什麼好選的,老大老二就是個傻子,他們也得支持。
由此,因為血緣、關係遠近等關係的影響,朝中天然的就會按照各自支持的皇子分成派系,然後互相爭鬥。
而嫡長子繼承制在這方面就有優勢,
誰先出生,誰後出生這玩意兒是定的,你總不能閉着眼睛瞎說老三年紀比老大大吧?
這樣所有人的心思都定了,剩餘皇子也別想了,安穩點兒吧,就算你想,那大臣不想,沒人支持你,你能弄出什麼動靜來?
這就是立下了規矩。
有了規矩,就有穩定的政治秩序。
政治秩序,對一個國家的穩定來說是太過於重要了。
然而似這樣的道理,遍閱史書的朱厚照又怎會想不到?
「愛卿,你說的朕都明白。朕登基二十二年,四方諸夷皆定、百姓生活富足,天下輕徭薄賦,民間經商大興,即便生亂也是疥癬之疾,立儲確為本朝最大的一樣事,也是朕最為重要的一件事。」
王守仁再拱手,「既如此,還請皇上早做決斷。」
朱厚照看着山腳下充滿煙火氣的南京城,「但朕勵精圖治二十餘年,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局面!一想到如此基業,若不能所託得人,心中便分外不甘。愛卿剛剛說了很多事例,但可曾想過劉次卿那句『亂我家者,太子也』?」
王守仁只能嘆氣。
所謂劉次卿就是漢宣帝,他本人是非常有能力、非常賢明的君王,他的太子劉就是後來的漢元帝。
這個老兄是讀聖學經典入了腦,是真正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皇帝,在此之前漢武帝、漢宣帝那都是嘴上說說,實際上是外儒內法,王霸兼行。
漢元帝還是太子時就和父親說,您有時候太嚴酷了,為什麼不實行儒家的仁政呢?漢宣帝大驚,怒斥他:我們漢家自有制度,向來都是王道與霸道兼而用之,怎麼能像周朝那樣單純地依靠道德教化人呢?
儘管如此,漢宣帝並沒有廢長立幼。
後來呢,漢元帝果然優柔寡斷,沒有底線的寬仁縱容,在政治上少有作為,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社會矛盾激化,出現了吏治敗壞、外戚專權、流民四起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
西漢由盛轉衰的節點就是漢元帝時期。
王守仁無奈,只能說:「皇長子遠遠勝過漢元帝。況且,廢長立幼,乃取亂之道!」
朱厚照沉默了一會兒,
他望着山下久久不語。
哪怕是王守仁這樣了解他心思的,也不明白皇帝此時在想什麼。
其實朱厚照心裏還是偏向立賢。
為什麼?
因為立嫡立長還給他一種無力感,對於未來的事情就是認命,然後看運氣如何。
其實有問題一直是國家的常態,就算避免了內亂的問題,也會有其他的問題。這種時候君主沒有能力怎麼能行?
支持嫡長子的人無非就是把皇子相爭的後果放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