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第四十二章 大秦使團_頁2
更新:10-24 17:45 作者:重慶老Q 分類:玄幻小說
乾元六年(1688年)五月,曾與大秦在西域和青海爆發武裝衝突和軍事對峙的準噶爾汗國突然殺入漠北。
噶爾丹親統3萬騎兵,分兵兩路東進,趁土謝圖汗領兵攻伐札薩克圖汗部時,殺入其領地,盡殲土謝圖汗部留守的少量兵馬。
隨後,準噶爾汗國軍隊又趁勢殺入了克魯倫河流域的車臣汗部,將車臣汗默多克擊敗。
偽清康熙聞訊後,聯合土謝圖汗察輝多爾濟以及車臣汗默多克殘部,聚兵兩萬餘回擊噶爾丹,雙方會戰於鄂羅多諾爾。
初戰,聯軍失利,土謝圖汗軍遭到準噶爾軍猛烈的炮擊,潰不成軍,與清軍共同敗退十餘里。
為挽回敗局,止住頹勢,清軍建議發起發起夜襲。
卻未曾想到,準噶爾軍竟然與清軍持同樣的打算,準備以夜襲的方式,速戰速決,擊敗對方,從而一舉收服漠北蒙古諸部。
是夜,雙方數萬大軍在廣闊的草原上不期而遇,遂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次日天明,人數處於劣勢的滿蒙聯軍向北方敗退。
儘管獲得勝利,但準噶爾軍傷亡五千餘,損失不小,在追擊數日後,便返回鄂羅多諾爾休整。
鄂羅多諾爾會戰的消息傳到了歸綏,秦軍上下立時意識到,撿便宜的機會到了。
於是,秦軍集中了所有的騎兵,湊了一萬三千餘騎,於七月下旬殺入漠北。
就在噶爾丹本欲興兵與不要臉前來撿便宜的秦軍大戰一場時,但在最後關頭卻停止了軍事行動,引兵撤出漠北,返回了西域。
因為,準噶爾汗國大後方出現了內亂。當時被羈押在伊犁的葉爾羌汗國大量貴族猝然發動暴亂,並快速席捲了整個伊犁大草原,使得噶爾丹不得不回師平叛。
當一萬三千餘騎秦軍騎兵進入漠北後,被土謝圖汗部幾乎打殘了的札薩克圖汗部率先表示歸附大秦,隨後,審時度勢的車臣汗部也表示接受大秦的統治,遣使上供。
與準噶爾大戰一場,實力遭到嚴重削弱的偽清餘孽攜土謝圖汗部萬餘部族,奔西北而去,最終進抵科布多北部地區(今唐努烏梁海地區),繼續苟延殘喘。
短短不到三年時間,大秦猶如開掛一般,竟然接連克復漠南和漠北廣大地區,拓土數千里,將大秦版圖向北延伸至極北之地,直追盛唐之績。
無疑,那個時候,是大秦最為高光的時期,再加上國內工商業蓬勃發展,對外貿易規模的日益擴大,財政收入連年攀升,使得朝堂上下瀰漫着一股盛世來臨的氣氛。
然而,這番盛世尚未延續幾年,大秦便連續遭遇多重挑戰。
乾元九年(1691年)二月,割據安南涼山、新鄭(今越南鴻基港)等地區的郝氏悍然自立建國,稱號大涼王國。作為大秦藩屬,安南(鄭氏)遂求告南京,請求朝廷出兵,聯合安南政府夾擊郝氏,平定該部叛亂,從而維護安南的統一。
就在廣西地方邊鎮受朝廷之命集結軍隊,厲兵秣馬,準備南下攻打涼山時,齊國駐南京公使卻發來一份外交照會,聲稱,那個大涼王國已上表齊國皇帝和內閣政府,成為齊國藩屬之國。故而,齊國敬告大秦朝廷,不許擅自發兵相攻。
就在朝堂諸公慷慨憤然,準備不予理睬齊國警告時,卻接連收到廣西桂林和安南東京(今越南河內)的敗報。
那個大涼王國憑藉安南北部險峻的山嶺,重挫廣西地方邊鎮派出的「討逆」大軍,官兵傷亡兩千餘,狼狽逃回境內。而安南軍在進攻涼山和新鄭時,也遭敗績,被涼軍以優勢火力擊退。
未幾,齊國安南艦隊出動十餘艘戰艦,分別游曳於紅河出海口和瓊州(今海南島)附近,以示對新生的涼國予以聲援。
大秦朝野內外頓時群情洶洶,與齊國處於緊張對立狀態。
緊接着,北明在朝鮮和遼東對大秦頻頻越界挑釁,大有挑起第二次秦明戰爭的苗頭。
在漠北,那個位於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的渤海國,於色楞格河流域襲擊了兩處蒙古人牧場,並將所有的人丁全部掠走。
在海上,齊國戰艦開始攔截和搜查過往的大秦商船,雖然未採取進一步的過激措施,但仍舊讓所有的大秦出海商船感到一種深深的憂慮。
一時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