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四六七章 內燃機_頁2
更新:01-16 23:27 作者:董王不懂 分類:軍事小說
董良的圖紙,總能夠給他帶來驚喜。
他趕忙接過董良手中的那份平面圖。
看着手中的這張圖紙,史蒂文斯的手都有些抖。
「先生這,這是內燃機?」史蒂文斯激動地說道,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設計得如此合理的內燃機。
不過這個時候輪到董良驚訝了,他沒想到史蒂文斯能夠一下子說出這東西的名字。
「你竟然知道內燃機?」
事實上,早在1801年,法國化學家菲利普·勒本就採用煤乾餾得到的煤氣和氫氣作燃料,製成了將煤氣和氫氣與空氣混合後點燃產生膨脹力推動活塞的發動機,這項發明被譽為內燃機發展史上開拓性的一步。
此後一直有人致力於研究內燃機。作為一名資深的蒸汽機工程師,史蒂文斯先生自然知道這一前沿科技領域。
董良給他的這份圖紙雖然還能看出來是內燃機,但是與他之前在雜誌上看到的圖紙大為不同。
他立馬就進入了提問模式,董良也是有問必答,將這種內燃機的工作原理詳細地告訴史蒂文斯。
這張圖紙上畫的不是一台汽油發動機,事實上最早的內燃機都是以汽油為燃料,這大大地限制了內燃機的使用。
在歷史上直到1892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受麵粉廠粉塵爆炸的啟發,首創了壓縮點火式內燃機(柴油機),並於1897年研製成功,為內燃機的發展開拓了新途徑。
柴油機的穩定性比汽油發動機更強,因為汽油容易揮發,存在危險。
而柴油機的穩定性強,大型的內燃機基本上都是柴油機,比如卡車、船舶、火車上使用的都是柴油機。
柴油的運輸和保存也更加的容易。
因此董良讓內燃機的研製繞開一個坑,直接進入柴油機時代。
他知道蒸汽機現在看似輝煌,被人們認為是工業之母。但是他知道蒸汽機的時代已經快要結束了。
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將開始。
西方列強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上百年時間,華族現在再抱着蒸汽機去追人家,肯定是追不上的。
要想超過對方,就要提前站在第二場比賽的起點之上。引領第二次工業革命。
不過蒸汽機也不能放下,因為即使到了電力時代,大部分的發電機其實還是靠蒸汽機驅動的。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燒開水,將各種能量通過開水轉化為動能,然後直接利用,或者是轉化為電能利用。
有人說,自從火被人發現並利用之後,人們就一直在通過燒開水的形式利用能量。就連核電站也是將能量轉移給水,然後再轉化成電能,說白了還是在燒開水。
所以不要以為燒水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史蒂文斯將他了解到的內燃機跟董良講了一遍。董良這才明白,原來內燃機的研究早就已經開始了。
那麼華族就更要加快速度了。
「這個東西,你能做得出來嗎?」董良問道。
「應該沒有問題,一些零部件的加工比蒸汽機更加精密,活塞需要採用一種耐高溫的青銅材料,我們需要實驗製取。另外就是氣密性的問題了,還有這個火花塞,從來沒有人用過。」
史蒂文斯到底的是專業的,他迅速指出了內燃機製造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能夠提出困難,那就說明他能夠造出來。
董良乾脆現場辦公,將實驗室的工匠都給了叫了過來,大家共同研究。史蒂文斯是蒸汽機實驗室能力最強的,經驗最豐富的,但是他不是唯一的工程師,一些華人工程師也漸漸成長起來了。
華人中也有很多能工巧匠,有一些人的天賦也非常高,但是他們起步比較晚,缺少經驗,因此董良才需要史蒂文斯這樣有經驗的洋人技師加入華族的研發團隊。
這些洋人技師能夠讓整個隊伍充滿活力。
大家看了內燃機之後,大都見怪不怪,元首不是第一次拿出這樣新穎的東西。
要造一個新東西,首先要有設計圖,第二步就是將那些零部件給製造出來,最後完成組裝,然後進行調試,發現問題,再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