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緋紅之月 第601章 中華民國政府很關注(十三)_頁3
更新:01-20 23:16 作者:緋紅之月 分類:軍事小說
覺得有些不解,「這不該是外交部安排的麼?」
秘書謹慎的答道:「外交部想詢問一下主席的看法。他們認為如果主席與沙特阿拉伯的特使團會面,其他各國外交部門會感到挫敗。也許會做出點什麼。尤其是英國。」
何銳能理解外交部的無奈。幾百年來,甚至是100年後,歐美國家把強盜秉性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歐美文化里,一定要先向其他國家表示「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然後再參加談判。
既然歐美都是強盜邏輯,而且因為歐洲整體的分裂,使得各國都有破壞交通線,或者比較容易向不那麼遠的地區施加壓力,所以這種手段就顯得非常有效。
但是在中國文化中,這就是一種強烈的敵意了。即便被迫接受了威脅,只要有機會也會報復。只是當下的中國還不具備遠距離投放軍事力量的能力,而且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合作與法國之間也沒有關係。所以外交部不得不考慮做出一些妥協。
何銳果斷的對秘書說道:「除了見沙特的特使之外,其他的一概不單獨約見。如果有國家因此做出一些破壞,那麼我們就正面的進行反擊。」
秘書連忙受命而去。何銳本想放鬆的心情也被此事弄的很是有些不快,法國即便不高興,但是也不會搞破壞。因為中國市場的吸引力越大,對法國就越有利。但是英國那邊可就不一樣了,由於中國政府依舊在支持法郎,英國即便獲得了一定的支持,中國願意向英國提供拉動50萬左右就業崗位的市場,但英國也只是勉強熬過最糟糕的局面。與英國350-400萬失業工人相比,50萬的確不多。
那麼英國完全有理由通過一些手段對沙特到中國的石油運輸線搞些事情。印度洋現在被英國控制,中日聯合艦隊根本只怕無力突破馬六甲海峽,所以沒辦法提供護航。
中國只要動手,就只能對英屬印度啟動邊境摩擦。雖然這麼做的確可以逼迫英國與中國談判,但是與英國搞成這樣,何銳也不確定之後會不會出現英國慫恿他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其他力量向沙特發動進攻的可能。
不過當下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無論如何都不能認慫。面對強盜,就只有先砍過去,才能讓強盜理解到他們必須付出不少成本。之後才有談判的可能。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平復了心情,上課時間到了。何銳走進教室,走上講台,看着年輕幹部們熱切的目光,何銳心情登時就變好了,隨即開始今天的課程。
「同學們,我們今天講述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世界主要國家面對經濟危機的應對導致的世界經濟割裂帶。通過對現實將帶來的結果進行分析,讓同學們對於國策、政策,以及執行的內容之間的定義有更深刻的了解。從而讓同學們理解該如何區分國策與政策。」
教室里的同學們都聽過何銳不少課程,也習慣了何銳主要講述方法論的授課模式。很快,前提內容就講述完了,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過度苛刻,列寧曾當眾譴責:「它使德國屈居殖民地附屬地位,陷於貧困、飢餓、破產、無權的境地,今後世代都要受條約的束縛,這種遭遇是任何文明的民族未曾有過的。「
法國元帥福煦也認為條件過度苛刻,而且這種苛刻是建立在根本沒有摧毀德國的工業能力的基礎之上,所以德國有能力在20年後對法國進行報復。
「同學們,基於這樣的事實,我們可以認為福熙元帥對於法國與德國必將爆發戰爭的預言成立麼?那麼這場戰爭的因素到底是德法兩國的仇恨,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中央黨校的學生們前來學習的都是方法論,如果沒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大概是很難有資格來聽何銳親子的授課。當即有同學發言,「老師,仇恨可以讓戰爭爆發的幾率變得更大。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種仇恨?」
「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我們定義戰爭要更加嚴肅。仇恨可以讓衝突爆發的幾率變得更大,但是仇恨未必會讓戰爭的幾率變得更大。我們要更精準的定義衝突與戰爭。譬如,法國進入德國的萊茵藍地區,如果德國與法國之間爆發了戰鬥,這種戰鬥應該歸於戰爭還是衝突?」
同學當即答道:「請老師直接說定義吧。」
何銳繼續問道:「如果德國的目標是將法國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