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26章 曾布_頁2
更新:09-23 18:43 作者:要離刺荊軻 分類:軍事小說
人之書的。
在閨閣時,姨母慈聖光獻皇后,更曾親自教她讀過《列女傳》。
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台氏之女。大王娶以為妃。生泰伯、仲雍、王季。貞順率導,靡有過失。大王謀事遷徙,必與。大姜。君子謂大姜廣於德教!
青史之上,太姜美名萬古傳!
對高太后來說,若是她可以教導出一位明君,一代聖主。
那麼,日後青史之上,即使地位趕不上太姜、太任、太姒。
追趕一下漢代鄧太后、唐代的長孫皇后,乃至於本朝的章獻明肅皇后,應該是可以的吧?
最起碼,超過姨母慈聖光獻皇后在天下士林之中的名聲,總該是可以的。
高太后越想越開心。
她是無比要強的,也是無比好臉面的。
半個時辰後,在皇城司里辦公的張士良,就到了高太后面前。
張士良還以為,高太后喚他來,是要督促他去搜集朝野消息,便打算着借這個機會,在高太后面前,說一下那位剛剛回宮的大貂鐺石得一的壞話。
好將石得一再次按回宣平坊去養老。
誰料,剛剛行禮,還沒來得及開口,高太后就對他道:「張士良,汝可知,如今朝中大臣中,特別是學士院裏,哪一位大臣治《春秋》最為得體?」
張士良愣住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低着頭答道:「啟奏娘娘:以臣所知,如今朝中治《春秋》有名之大臣頗多,若論名望,若論才學,則公認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
「鄧潤甫?」高太后回憶了一下,想了起來:「熙寧七年,治鄭俠獄的就是他了吧?」
張士良低着頭,沒有說話。
「鄭俠君子也,鄧潤甫深治其罪,不可!不可!」
高太后記得很清楚的。
熙寧六年,鄭俠利用職務之便,將他在民間採集到的流民慘狀繪製成流民圖,以馬遞送進了銀台司,還說: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於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
皇帝得之,流淚涕泣。
於是下《責躬詔》,以求直言。
果然,詔下三日,汴京便下了雨。
王安石那個奸臣,因此罷相,皇帝也一度廢棄所謂的新法。
奈何奸臣們圍着皇帝,日夜勸說,讓皇帝最後改變了主意,還將鄭俠這樣的君子流放。
高太后每每想起這個事情,都是深惡痛絕!
如今,又怎可讓這樣的奸臣,來到自己面前,來為自己參謀?
張士良自然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他低着頭,道:「若如此,那便當推翰林學士曾布了!」
「曾布?」高太后眉毛一揚。
張士良見狀,連忙說道:「奏知娘娘,翰林學士曾布之故兄故中書舍人曾鞏,曾受大家之命,為皇子閣箋記,當年大家封皇六子為延安郡王,便是曾鞏代延安郡王草制的謝表!」
高太后聽張士良這麼一說,頓時想了起來了,道:「老身記起來了,當年,六哥謝表,也曾呈遞到老身之前,老身當時看了,還贊過舍人的才華呢!」
當年那封謝表,確實給高太后極大震撼。
文字華麗,措辭恭敬,尤其是那一句『假餘光於稚齒。致茲異數,猥被譾能。敢不自勵童蒙,嚮慕日新之益;庶幾壯大,仰酬坤育之私!』讓高太后愛不釋手。
於是,嘆道:「舊年的曾舍人,竟已薨了嗎?」
張士良拜道:「奏知娘娘,故中書舍人曾鞏,元豐五年喪母丁憂歸家守制,因哀母心竭,元豐六年卒於江寧……」
說着,他就補充道:「今之翰林學士曾布,乃曾鞏胞弟,去歲十二月,哀盡除服,為大家親除為翰林學士……」
高太后聽到,曾鞏居然是丁母憂時哀傷過度而去世,頓時就感慨兩聲:「真孝子也!」
於是,對張士良吩咐道:「汝去翰林學士院,以老身旨意,請曾學士至集英殿,老身有要事相詢也!」
…………………………
唔,開書以來一直沒有好好感謝一下各位讀者的打賞,今天集中感謝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