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夜行 第099章 籠中論道_頁2
需要的是證據,如果沒有證據,他就會根據事實進行分析,推理。以不偏不倚,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理解問題。在他看來,或許藩王是帝國的一個不穩定因素,但是至少在建文削藩前,還沒有一個王爺想過造反,朱棣是用盡了辦法,連裝瘋都用上了,刀還是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他是不得不反。
再看看前面馬上這位黑衣僧人,一些書籍中對他的記載神乎其神,什麼朱元璋為皇子們挑選侍講僧人,姚廣孝一眼就相中了燕王,走上去對他說要送他一頂白帽子,王上加白,那就是皇字,朱棣一聽大喜,兩個造反派一拍即合,從此便開始蓄謀造反了,這純屬胡說八道。
且不說那時太子朱標活着,朱棣能造他侄子的反,絕對造不了他仁厚且具威望的大哥的反,另外那時他的其他兩個哥哥也活着,就算太子朱標掛了,這皇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的頭上,姚廣孝要是真有料事如神的本事,算準了那些人全都活不長,就用不着十多年後造反造得那麼狼狽,如果不是朱允炆自己連出昏招的話,朱棣根本不可能成功了。
再者說,那些書中記載的如此詳細,時間,地點,人物,表情,動作,心理,對話,詳細得都能拍電影了,請問,他是怎麼知道的?是朱棣告訴他的還是姚廣孝告訴他的?稱帝之後,朱棣可是一直堅持他是在靖難,是迫不得已舉兵清君側,這唯有他們兩人才可能知道的秘密他們絕不會泄露,那麼別人是怎麼知道的?分明是扯淡了。
甚至朱棣入朝覲見朱元璋的時候,見到已被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他言語不恭的事也被一些人解讀為這是早有反意,夏潯卻認為恰恰相反,再看看最無能的陰謀家、最愚蠢的造反家,正德朝時的寧王殿下是怎麼幹的吧,他造反之前刻意買好正德皇帝和朝中百官,表現的異常恭訓,以致剛剛聽說他要造反時很多人都不信。
試問比他精明多多、能力強大的朱棣如果早就蓄謀造反,準備奪侄子的寶座了,他還會沉不住氣,在朱允炆麵前說出不遜的話來嗎?他已經準備充份了?他根本不怕朱允炆的大軍?他生怕朱允炆不知道他要造反?那他後來又何必裝瘋賣傻的那般狼狽?
夏潯學過犯罪心理學,他認為朱棣正是對老爹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炆心生不滿卻並無反心,才用那樣憤懣的語氣來發泄自己的不滿。這就和林楊當鋪的林北夏林掌柜見到他的時候按捺不住冷嘲熱諷其實是同樣的心理,如果他真的有所圖謀,反而不會如此了。
再想想朱允炆逼死一個皇叔全家,流放四個皇叔全家,這五個皇叔乖乖聽憑擺佈,他卻全無一點憐憫,偏偏燕王造反了,他的孝心來了,他的親情萌動了,他熱淚盈眶地拉着統兵大將的手諄諄囑咐:「勿傷朕叔!」這他娘的騙鬼呢?
他這麼幹不過就是動搖朱棣造反的決心,告訴朱老四:「放下刀吧,別反抗了,我根本不想殺你。」同時又是在安撫其他的王爺:「千萬別跟着他一齊造反,你看我對他都沒有殺心,哪會把你們當成眼中釘呢?」
事實上戰場上刀槍無眼,朱棣多少次死裏逃生,都是他自己拼出來的,靠他手下的兵將救出來的,大將張玉就是為了救他力竭戰死,他的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因為浴血廝殺,數次救父,朱棣才為之感動,起了造反成功後立二兒子做繼承人的想法。
鐵鉉在濟南搞假投降,暗設機關,差點砸死朱棣,朱允炆聽說後先是歡喜不勝,緊接着就升鐵鉉的官,然後就對着齊泰、黃子澄幾個人扼腕嘆息朱老四命大,這就是他的「勿傷朕叔?」他自己蠢就以為別人也跟他一樣蠢,哪個傻蛋會相信這麼幼稚的政治秀?
所以夏潯想要尋條出路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朱棣。不止是因為朱允炆虛偽,而且因為他蠢得不可救藥了。朱元璋真沒給他留下能幹的文臣武將麼?楊溥、楊士奇、楊榮、夏原吉、金幼孜、王偁、解縉、黃淮、蹇義、夏原吉……,統統都是在朱棣手裏才煥發了政治生命,朱允炆信任提拔的是些什麼人?幾個只會誇誇其談的書呆子,他自己識人不明,怨得誰來?
再說武將,總有人說朱元璋把虎將功臣殺光了,可那些功臣權貴集團如果還在,他們就一定忠於建文?這純粹是把歷史、政治當童話看了。建文帝乾的就是削藩、削弱武將地位,建立秀才政斧。
如果那些強大的開國功臣集團存在,皇室紛爭一起,他們必然會在其中尋找機會最大限度的擴展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