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第四百四十七章 反蛋聯盟,鎩羽計劃
更新:11-13 20:44 作者:我愛吃鹹肉 分類:都市小說
人在恨極了一個人的時候,會做什麼?
自然是恨不得報復回去。
可如果自己的力量無法達成報復的目的時,又會怎麼辦?
很簡單,找援手。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更何況有同樣遭遇的人。
就在徐希羽母校的學弟學妹們,期待着「傳奇學長」到來的時候。
另一邊,自認為被徐希羽所坑害過的頭面人物,齊聚京城的某個會所。
有挖華晴牆角,搞得華晴知名導演、藝人全都跳槽的東海傳媒董事長齊向陽。
有原本投資了《西虹市首富》,卻被陳佩朵給擠了出去,只能看着30多億票房流口水,不停悔恨自己到手的鴨子飛了的,臺文傳媒老闆杜玉雄。
有被徐希羽和程光祖氣了個半死的,香江皇后娛樂老闆吳友進。
還有栽在了卜兆傑這條陰溝里,費了好大功夫才脫身的毛總毛高俊。
除了他們,還有一些和徐希羽沒打過交道的業內大前輩,以及最近從威尼斯回來的張玉嬌和盧野。
沒錯,張玉嬌和盧野握手言和了。
準確的說,是被迫握手言和,有娛樂圈的大前輩調停他們,讓他們別內鬥,再內鬥下去,內地娛樂圈的格局就要徹底被打破了。
問題來了。
什麼叫娛樂圈的格局?
在很早之前說過,藍星華國內娛有很多「山頭」,比方說大名鼎鼎的京圈,還有滬圈、西北幫、東北幫,以及「新資本」之類的。
嚴格來說,華晴在徐希羽接手之前,算「京圈」之一,柯欣瑩和他剛認識那會,也一直是這麼介紹的。
可徐希羽接手之後,壓根就沒搭理這一茬。
那些京圈的「資方」、「名導」、「名演員」、「名幕後」們,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徐希羽來「拜山門」,主動融入這個大家庭。
這讓很多人對徐希羽是相當不滿的。
沒在這個行業內的人,可能會不理解,這些人竟然敢對資方不滿?
是不是有點分不清大小王了?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背後的原因解釋起來有些複雜。
通俗來講就一句話:想做一件事情,光有錢不行,還需要該行業的人才來做。
就好像以前的煤老闆有錢,他們可以投資別人拍電影,但他們自己沒能力拍,他想要在電影上賺到錢,需要依靠優秀的影視從業者來實現。
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叫優秀的影視從業者?
舉個例子,比方說現在在地球上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功成名就的郭帆團隊帶着吳京、沈騰等票房號召力強的一批的演員主演的《三體》。
一個是郭繼團隊帶着沈奇主演的項目《降臨》,請問投資人會選誰。
什麼,你問郭繼和沈奇是誰,《降臨》又是什麼?
你管他是誰,當投資人腦子裏產生這個疑惑的時候,就已經明白該選誰,選誰賺錢的概率大了。
資本是逐利的、是厭惡風險的。
由於文娛商品的特性,其降低風險的方式十分有限,大多都是靠找「名導」「名演員」「名IP」再輔以渠道和營銷來實現。
在這種情況下,就該是資方求着郭吳沈,而不是郭吳沈求着資方。
總而言之,任何行業,算的上人才的都是少數,優質的人力資源,是支撐行業的關鍵。
而恰恰依託於「資歷」「資源」「院校」「地域」等鏈條,讓業內優質的人力資源們,大量的團結在了某些前輩身邊,形成了一個個「圈子」。
而這些圈子的主導者,又依託於這些人力資源,獲得了和包含胡寧天在內的諸多高層次勢力對話的能力,同時還有些人獲得了和海外交流的渠道。
他們的地位、影響業內格局的能力、對新一茬人力資源的吸引力,由此而產生,並且形成循環和關係網。
這就叫內娛的「格局」。
同樣的,享受過這個格局所帶來的紅利之後,他們想要維持這種現狀的心態,也是迫切的。
不僅是前輩迫切,還有一些本身能力有限,但靠着混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