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明君 第148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_頁2
——若非如此,兩人也沒有這般親近。
不過這話涉及時弊,而且時人多有分歧。
李坤本着不想惹麻煩的原則,挑着場面話來說:「一文一武,不能說非要分出孰重孰輕嘛,我聽聞,月中的時候,陛下還補了一位武臣入文華殿參知廷議,可見中樞也明白文武相濟的道理。」
這事說來也奇怪。
竟然是禮部當先挑的頭。
禮部尚書馬自強,帶着吏部侍郎上奏,言說是自嘉靖年間開始,倭寇、韃靼、瓦剌、都蠻,乃至女真,都越發蠢動,邊防、軍事壓力逐漸增大,廷議軍事的次數,也越發增多。
但屢次廷議,都只能對着邊將奏疏翻來覆去說些車軲轆話。
沒有行伍的經驗,議論軍事根本無法切中要害。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廷議的時候,將京中武職最高的京營總督叫上廷議,一起參謀一下呢?
而且,按照祖宗成法,設立一名參知軍事,才是合乎禮法制度的。
這話官老爺們驚不驚,李坤不知道,但反正他乍一聽時,不出意外地驚訝壞了。
這時候用來給對大政不滿的李杜和稀泥,最合適不過。
李杜聽了這話,暗暗搖了搖頭。
如果文武真沒區別的話,當初俞大猷就不會在隆慶五年七月,被巡按李良臣一紙彈章直接貶回家了。
堂堂一品官職,就因為是都督武職,立刻就不值錢了,恐怕連個七品知縣都不如。
不過李坤話里有一點也對。
最近中樞的局勢,確實時常不按路數出牌,讓人捉摸不透。
無論是這次補京營總督顧寰入廷議參知軍事,還是下半年調動京營開始輪戍四方,乃至對薊遼的破格提拔。
都讓人覺得中樞的行事,有別於以往。
當然,最讓李杜想不通的是,去年初,張四維、楊博接連上奏,請求復起俞大猷,究竟是怎麼回事?
雙方也不熟啊。
這件事情被完全不熟的張、楊二人提出,本就就怪。
而俞大猷復起之後就更怪了。
俞大猷去了福建之後,中樞也沒明令給他做什麼,而福建巡撫殷從儉更是一直壓着俞大猷,不給人不給糧的,跟閒散老爺沒區別。
本來身為幕僚的李杜還建議說,應該跟「舉主」張四維、楊博聯絡感情,求助一番,這樣才能讓俞大猷繼續領兵打仗。
結果信件走了一個來回之後,才發現二位舉主雙雙回了老家。
那沒辦法,俞大猷只好擺正心態,繼續在福建坐冷板凳。
但是前月再度峰迴路轉,又跑來一個被貶謫的京官,登門拜訪,讓俞大猷奉皇帝的旨,協助他重建市舶司。
這都什麼跟什麼!
皇帝還沒親政呢,就皇帝的旨,嚇唬誰呢?
這下子,在俞大猷跟李杜看來,恐怕是牽扯到了了不得的中樞爭鬥,更不敢輕舉妄動。
只好一面虛與委蛇,一面派了李杜入京,打聽打聽京中到底什麼個情況。
打聽消息嘛,總要一段時間的。
而最省錢的方式,以及最合理的滯留理由,無非就是考進士了。
因為話題敏感的緣故,兩人一時間默契地停止了方才的話題。
正巧這時,店小二將李坤的吃食端了上來。
李坤客氣接過的同時,不着痕跡轉移話題:「方才我見思質在看報紙?近來可有什麼新聞?」
新聞這個詞,起源於報紙。
邸抄不算報紙,那是給官老爺看的,只有面向民間的,才叫報紙。
最早興起民辦報紙還是前宋——「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報為光。」
產出快到「日出一紙」,銷路廣到「以傳十,十以傳百,以至遍達於州郡監司。」
可見有多麼火熱。
不過民辦的報紙嘛,肯定是要禁的,不僅「痛行禁止」!還要「斷罪追賞」!
那沒辦法,報紙不讓發行,於是就改了個名字,叫做新聞。
差役來抓人,士大夫就理直氣壯,我這叫新聞喲,可不是小報。
這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