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呂布的逆襲 序章下:瘦高個的高論:呂布殺丁原的真_頁2
更新:12-09 15:18 作者:歸綏王簡 分類:軍事小說
統帥。開始董卓軍把孫堅軍打敗了,胡軫一得意嘴上就沒把門的了,揚言『要當斬一青綬』,所謂『青綬』指呂布。《後漢書·呂布傳》說:『(董)卓以(呂)布為騎都尉。』《續漢書·百官志》說騎都尉是比二千石的官,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秩比二干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因此,胡軫所說的『青綬』當然即是呂布。呂布何等自負,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你要玩我,我就先玩死你!并州軍紛紛聯絡『孫堅來了,我們馬上跑,讓胡軫自己頂着。』結果是孫堅反敗為勝,董卓軍大敗。這一下涼州軍和并州軍的梁子就從此結下了,如果換了劉皇叔或者曹孟德,保準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另外,對於董卓來說,是不希望手下的幾支重要力量關係很好的。董卓想用一隻手看住另一隻手,並涼之兵的勢同水火,我的看法是,董卓至少是默認的甚至是縱容的。這一手歷史上很多英雄都玩得很熟練,不過董卓卻沒玩好,接過就是把自己的小命玩丟了。」
「再說董卓和呂布的關係。《太平御覽》卷五五引《典略》說:『董卓雖親愛呂布,然時醉則罵,以刀劍擊之,不中而後止。』《後漢書,呂布傳》說:『(呂布)嘗小失(董)卓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顧謝,卓意亦解,布由是陰怨於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其實從父子關係來講,父親打罵一下兒子無可厚非。當然也不排除董卓後來後悔了,卻無法反悔,心中焦躁,借着發酒瘋打呂布兩下出氣。問題是呂布只是義子,這樣隔幾天鬧一回,呂布的意見就大了去了,以至『益不自安』,這就說明,呂布認為董卓騙了自己。不僅繼承權沒戲,人身安全都不見得有保障了。」
「到後來王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董卓的時候,董卓已經凶相畢露,是個亂天下的國賊,關東諸侯已然起兵討伐,可說人人得而誅之。呂布為了自己和并州軍的安全考慮,兩人一拍即合。」
「緊接着因為王允不赦董卓部曲,董卓部曲李傕、樊稠、李蒙等十幾萬眾合圍長安城,這個時候呂布顯露了他性格的一角。《英雄記》有曰:『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洛陽城中當時以呂布為大將(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他卻率軍出去與人『卻兵,但身決勝負』,固然可以說豪氣蓋天勇武過人,卻表明了他不以大局為念,只顧斬將奪旗,全然是個江湖豪士的形象,混不象個大將所為。後來洛陽城破,呂布與李傕、樊稠戰城中,不勝,遂帶數百騎以董卓頭系馬鞍,駐馬青瑣門外,招王允同走,《通鑑》曰王允以『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並要呂布轉告關東諸侯:『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遂不去死國。這個事情同時也說明了呂布一生都是一個匹夫,這樣的智商和情商連袁紹都不如,更何況老謀深算的曹劉。」
瘦高個並沒有繼續深入,而是開始了結案陳詞。
「亂離人,不如太平之犬。在亂世中,每個人都先要保證自己的生存權,為了生存,人會身不由己地做很多壞事,原因很簡單,做壞事可以活下來,不做壞事就要被做壞事的人殺死。黃巾以人肉為食,劉備在徐沛之間,部隊斷糧,互相殺戮為食。這樣的記載充斥在字裏行間。這就是東漢末年,這就是三國。一個沒有任何秩序的時代,只要能活下來,就什麼都可以做。」
「呂布,作為一個普通人,帶着一支流浪軍隊,四處充當打手和僱傭軍,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自己和部曲活下來。無論後世如何評價,他的部隊從沒有吃過人,支援過他的人,他都有過厚報,比如替袁紹破張燕,幾百騎破數萬精兵,比如轅門射戟解劉備之圍。至少,他在某種程度上堅持了自己的原則,至少是僱傭軍的原則。而他的一生,是不斷被利用不斷被拋棄不斷掙扎的一生。畢竟,三國初期最強的部隊掌握在這樣一個人手裏,是讓其它諸侯寢食難安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最後呂布以自己的死,為并州軍事集團最後的精華找到了一個鐵飯碗,那就是張遼率領着呂布軍殘部加入了曹操部隊,成為了虎豹騎的核心。所以,呂布有着狗熊的外表,英雄的心。如果他的心再狠一點,底線再低一點,智商情商再高一點,也許三國的歷史會改寫。」
李布心中大驚,這不就是前上司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