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為書狂 第五百零五章 :最後一場講座_頁2
更新:09-06 12:39 作者:天下第一白 分類:女生小說
致的講解了一下採薇歌的歷史背景,隨後說道:「只是可惜,採薇歌雖然流傳了下來,但卻沒有文字記載。前些時候無聊,一口氣給楚辭五歌填了五首詞。雖然我覺得採薇歌是我填寫的最爛的一首,但也拿來大家欣賞一下。」
自己寫的是不是楚辭?
這個時候黃一凡已經不想再去理會了。
他相信,自己昨天的第二場講座,必然會在楚辭界留下一個難於磨滅的映像。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適安歸矣?
於嗟徂兮,命之衰矣!
黃一凡輕輕唱起了這一首採薇歌。
這一首歌謠的意思其實也簡單。
翻譯過來,那就是:
登上那西山啊,採摘野豌豆聊以充飢。
用凶暴取代凶暴啊,伐紂的武王分不清是和非。
神農虞夏古代聖君轉瞬即逝啊,我要去的樂土又在哪裏?
多麼可悲啊,即將身赴黃泉,看來是命途多舛啊,這似乎是註定的!
這裏有一個典故。
其實「武王伐紂」是正義的,但是,做為故事中的主角「伯夷」和「叔齊」他們為什麼還說武王分不清是非,其實這與「伯夷」和「叔齊」思想眼界受制有關。他們是商朝某個小國的的繼承人,他們是忠於商朝的。在周朝要討伐商朝之時,內心的忠讓他們表現出對周朝的厭惡。
當然,如果伯夷與叔齊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大家都會說他們可惡了,又哪裏會誇他們呢。而誇他們的原因,是因為在周朝滅掉商國之後,因為對於商朝的忠,兩人竟然不吃周粟,寧願死也不向周朝效忠,最後餓死於首陽山。
也因此,雖然伯夷和叔齊有一些愚忠,但他們的忠義精神卻流傳了幾千年。
特別是在國家危亡之時,伯夷和叔齊這種「寧死不吃周粟」的精神更為的難能可貴。
一切都在黃一凡的意料當中,這首採薇歌其實寫得一般,雖然黃一凡將這一首詩拿來到這個世界是妥妥的原創,但原創如果表現一般,也並沒有多少人欣賞。在黃一凡唱完了這一首採薇歌之後,也只有少部人的學子向黃一凡鼓掌。
黃一凡沒有在意,繼續開講。
「采微歌之後,則是楚狂接輿歌。」
不過,也很可惜,楚狂接輿歌其實寫得也一般。雖然其中一句「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其實寫得也相當經典。但一時之間,眾人還並沒能夠完全的體會這一首詩歌的意思。所以,在黃一凡原創了「楚狂接輿歌」之後,仍是奚奚落落的掌聲,顯得沒精打采。
甚至,當有一些觀眾欣賞完這兩首表現並不出色的歌謠之時,心裏卻是有一些鬱悶,不時與朋友交頭接耳,小聲的議論說道。
「唉,黃一凡的詩詞功力怎麼下降了,這寫的什麼詩呀。」
「是呀,是呀,這難道就是我們期待的楚辭?」
「坑呀,別說是楚辭了,我感覺這樣的詩比唐詩還不如。」
「我也感覺,除了發現這兩首詩加了一個兮字之外,真沒有發現這兩首詩寫得多好。」
「水準大降,水準大降呀,別說比不上昨天的滄浪歌,就是易水歌,大風歌也是嚴重比不了。」
不少專門只是來欣賞黃一凡詩作的觀眾,此時卻是大為鬱悶。他們來這裏可不是聽什麼學術,對於他們來說,學術什麼的聽得太難受了。動不動就為了一個詞,一句話分析個半小時,哪裏有創作詩歌來得刺激人眼球。
之前這一些人本來也對黃一凡的學術講座沒有興趣,可是,當兩堂講座傳出了一首滄浪歌之後,受此影響,一眾看客便紛紛來到水木,期待黃一凡的第三場講座。
可惜,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滄浪歌或許只是黃一凡的神來之筆,要想再寫出一首媲美聖詩的詩歌,當真比登天還難。」
不少觀眾搖了搖頭,有些鬱悶的說道。
但,真的比登天還難嗎?
:妹呀,劇情這麼給力,訂閱也比別人多,為啥月票還這麼少,為啥,為啥,兄弟們忘投票的嗎,小白心都碎了,淚流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