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_頁2
詆毀他的能耐,趙匡胤是有真本事的梟雄……這種人都認為遼國難打,不敢輕舉妄動,必定有他的見識。
郭紹想罷說道:「遼國現在是最虛弱的時候,時機比較恰當,但也不能太急躁……其一,如果一擊不中,我們給予遼國的外部壓力,極可能會對其內部動力產生影響;接連的無功而返(去年柴榮北伐佔了幾個外圍州)更會削弱我國戰勝的信心。」
符金盞微微點頭:「言之有理。」
郭紹又道:「其二,風險。蜀國戰爭勝利後,大周國內稍安,朝廷權威上升,內部矛盾得到了緩解;但並非穩如泰山,仍舊經不起太大的失敗。一旦戰敗,可能導致內部動盪;還會削弱大周多年積攢的精銳實力。
善戰的精兵非常不容易積攢。我就是小卒下級武將出身,很清楚一個有戰鬥力的士卒的難得;不是隨便一個男丁就可以成為精銳的。一般人臂力也就拉二三十斤,合格的精兵至少應該拉開一石二的強弓並且作戰,體力根本不是一個級別。需要身強力壯的身體,還需要長期的訓練以及實戰經驗的積累。不是隨便幾個月一兩年訓練就能打硬仗的。蜀國一二十萬大軍,面對我東路兩萬多人,仍然弱得都不敢對陣,原因就在這裏。」
郭紹繼續說道:「其三,咱們自身的準備也不足,還需要點時間。攻南唐本身也是準備的一種,打這種軍力不如大周的國家,不會虧本還會賺錢,能繼續擴充軍備;接連的戰爭勝利也會繼續拉高我國朝廷的地位,佈局更加穩固局面,到時候咱們承受損失的韌性就會增大。」
符金盞道:「郭將軍說的三個理,都是很實在的,我贊成你的主張。」
郭紹點頭道:「所以咱們得事先準備妥善,集中力量之後,再動手,需要全力以赴。」
符金盞輕聲道:「萬一實在收不回幽雲十六州,強求也是無用。還會有別的辦法繼續維繫下去。」
「太后所言極是,如果實在無能為力,那誰也沒辦法。」郭紹道,「但我想試試。現在大周朝是太后在執政,如果在太后執政期間,取得了如此大的功績……世人會記住太后,千秋萬代的青史也會記下這一筆。」
他看着符金盞的眼睛,低聲道:「不止我會記着太后,億兆的人都會記着你。」
符金盞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我離開的那一刻,大概不會再那麼害怕了。」
倆人沉默了一會兒,沉浸在剛才的憧憬之中。郭紹開口道:「打南唐可以先打武平(湖南),從上游逼近南唐。武平節度使原來屬於楚國,楚國被南唐攻滅後又反叛。殘楚餘孽,實力不行,不用太費勁。羅彥環駐紮在荊南的侍衛司一廂兵馬,加上蜀國返回的部分水師,足以對付武平。」
符金盞點點頭。
郭紹沉吟道:「讓李處耘掛帥,前往荊南調兵,負責武平之戰何如?」
這下符金盞沒有馬上回答,她一言不發,伸手把玩自己的戒指,似乎在想着什麼。
禁軍里很多人以為上位者會盯着史彥超,其實郭紹和符金盞都不管他的……去年郭紹就想過李處耘的事,現在看符金盞的猶豫,他明白過來,有些思維不是自己獨有,符金盞的心裏恐怕也是異曲同工;雖然他們倆從來沒說過李處耘的事。
符金盞終於低聲說道:「李圓兒要是生了男,而李處耘又勢大,你怎麼收場?」
郭紹道:「李處耘至少達不到我的程度。」
符金盞還是沒鬆口:「紹哥兒還是慎重再想想,朝廷能獨當一面的武將並不缺少……向拱不是也很堪用麼,雖然沒攻破劍南關,打下漢中也是如囊探物。」
郭紹道:「據我判斷,李處耘是難得的將才。但他在軍中沒有多少威信,帶兵很不順手。如果就這樣閒置,將來北伐就不能充分發揮他的本事。咱們北伐就不算是全力以赴。」
「少用一兩個人你也計較?」金盞道。
郭紹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咱們得先盡力而為,才把裁判權交給上天……而且李處耘等不到成為隱患的那一天。」
金盞挪了一下身子,輕聲問道:「此話何意?」
郭紹說道:「一旦朝廷的外部軍事壓力減小,現行的軍事制度就不再保險。樞密院、二司集中掌握軍隊的所有權力,好像劍一直出鞘的狀態……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