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_頁2
趙匡胤觀之,馮進珂並無厭煩的表情。趙匡胤覺得就這樣直接說明來意,反而更好;本來就沒交情的人,若是太多奉承和無用的話,會叫人家摸不着來路……不知道你想幹嘛,就會有提防心。
直接說明有求於人,對方反而懂了路數,交情依舊沒有,但會坦誠不少。
趙匡胤想罷,便道:「末將有不情之請,想請馮將軍在陛下面前,進幾句忠言。」
馮進珂淡定問道:「趙將軍何以獨獨來找本將?」
趙匡胤道:「聽聞馮將軍是陛下最忠心的大將,這番話得要忠臣才敢說。」
「本將自是一心報效國家。」馮進珂坦然接受了吹捧,又問,「可本將與你本無交情,為何要替趙將軍說話?」
趙匡胤道:「馮將軍不僅是替末將說話,也是為國家着想。」
馮進珂饒有興致,言辭乾脆:「願聞其詳。」
趙匡胤道:「國家之間征伐大事,豈能因這點小事而改變?若周國一心想用兵,就算將我送過去,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決定。馮將軍應知,此事對北漢國沒有半點好處……只有壞處,便是未戰先示弱。
其次,遼國尚未與周國示好,我國先向敵國示好,將遼國置於何地?」
馮進珂沉吟片刻,說道:「趙將軍所言,前者我很贊同,沒有什麼好處。不過後者倒不用計較,遼國不是一兩次看咱們不順眼;他們在後面給咱們支持,也不是因為關係好,而是相互利用罷了。」
趙匡胤抱拳道:「馮將軍英明之見。還有一個最要緊的利害干係,朝廷不能不考慮。
周強漢弱、周大漢小,話雖不中聽,卻是顯而易見。今日若陛下示弱、示好,叫臣民們何去何從?我國與周國雖為敵國,交戰多年,但兩國官民皆為漢人,一旦關係放鬆,不利的是弱國……難免有一些人為將為官,不過為升官發財、榮華富貴,現在可以為我國效力,今後為何不能為周國效命?
一旦議和,緩解關係來往,要是有奸細趁虛而入,拉攏、煽_動、勸說軍民,恐怕會有倒戈相向的風險。」
馮進珂聽罷良久沉默了。
趙匡胤留意觀察了一眼,當下便不再多言。
過了好一會兒,馮進珂才道:「我一個武將,不便對國事指手畫腳。不過朝中司空郭元為與我交好,這事兒我與他說說。若是他認為有理,上書進言陛下,必能湊效。」
趙匡胤聽罷,起身道:「大恩不敢忘。馮將軍軍務繁忙,末將便不多叨擾了。」
……果然不多久,北漢主就明確拒絕了交出趙匡胤的事。並且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大周的武將受到了不公的對待,到北漢來,朝廷隨時誠意款待云云。
……
周朝廷出主意的人是魏仁溥。東京得到消息,又一次在談判上失敗;不過朝廷再一次採用了老辦法(耍流氓),談不贏就要動手。
魏仁溥進言皇帝,趁議和不成,馬上對北漢開戰!
魏仁溥道:「此時便意圖一舉滅掉北漢,準備尚不充分,時機尚不成熟。但可先對北漢進行襲擾、試探,攻打蠶食其邊境。此戰的動靜不能太小,咱們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襲擾,而是試圖吸引遼軍來援。」
他回顧諸重臣,似乎已經忘掉了被北漢國拒絕和談的不快,侃侃而談,「北漢舉國也就幾萬兵力,精銳不過兩三萬。我朝只要一支偏師出遼州,虛張聲勢,作勢要大舉進攻晉陽;北漢必請遼軍來援。
遼軍遠道而來,一到晉陽,大周軍便撤出北漢國。南撤觀望,疲勞消耗遼軍和北漢國力。為將來攻取晉陽做好準備。」
郭紹聽罷覺得頗有道理,反正暫時還沒把握一戰攻下晉陽;和北漢進行拉鋸襲擾的戰爭也是利大於弊。因為大周的國力遠超北漢,最不怕與北漢消耗,正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郭紹頓時就問:「爾等以為,調動哪些兵馬妥當?」
魏仁溥最近很積極出謀劃策,當下又拜道:「得要一股精銳,尚能在野戰時保有優勢。駐相州的龍捷軍張光翰部,有精兵兩萬;另外新任昭義軍節度使慕容延釗,手裏有鎮兵、淮南感德軍數萬之眾,可調動一部人馬為援。」
郭紹心裏又想着授權給誰來主持此戰,乍一想,侍衛司廂都指揮使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