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第15章財大氣粗_頁2
初四,劉文忠就從杭州趕回大橫島,時任浙北制置使司檢校御史的陳明轍也隨劉文忠趕來大橫島見林縛。
董原也是極力拉攏永嘉諸人,很顯然,永嘉諸人在浙南的聲勢越強,越能減輕浙北的壓力。
董原對永嘉軍物資上的支援也是慷慨,一次性就撥付五千兵卒全年的足額錢餉,要比劉文忠所報的兵額,多給出兩成——多餘的便是給永嘉將領一些添頭,以為籠絡。
撥付的物資都從平江府支取,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如何走海路安全運往樂清城——陳明轍全權主持其事,負責跟淮東方面的協調,所以才隨劉文忠來大橫島見林縛。
劉文忠對杭州之行,還是滿足的。董原一次就足額給了四萬石米糧、三萬兩餉銀,還派陳明轍全權督辦此事,嚴禁手下有絲毫的拖延跟怠慢。
但來了大橫島,看到淮東對麂山島的支援,劉文忠心裏也難免有些失落。
永嘉軍缺糧餉,更缺兵甲;董原撥給永嘉軍的兵甲,除了槍矛足量之外,鎧甲及弓弩都少,僅四百套。
要練精兵,鎧甲的作用不可或缺。
兩支戰鬥意志相當、兵員素質相當、訓練強度相當的軍隊進行對抗,一方鎧甲具全、一方缺乏必要的防具,傷亡將會出現極不成例的差距。
也許更深刻的軍事思想不是每個將領都能理解跟掌握的,但儘可能給部眾穿上鎧甲,卻是當世每個將領最深刻、最直接的認識。
董原一次撥給永嘉軍四百套甲,已經不能說董原小氣了;想當初林縛率江東左軍北上勤王,靠顧悟塵居中協調,領取的鎧甲與弓弩,都沒有這麼多。
槍矛耗鐵少,用毛鐵也能造,不用一斤糙鐵料,就能打造一支槍矛——浙北制置使司所屬的工坊,就能打造;鎧甲則完全不同。
不說鱗甲了,一副扎甲就要用掉近三十斤精鐵——鐵料越好,防護力越強。
反覆鍛造的精鐵甲片甚至能在三五十步的近距離里,有效防禦強弩長弓的攢射;普通的鐵甲,有效防護距離則要長一倍左右。
矛銳盾堅,是當世軍事技術發展追求的兩個極致。
三五十步的有效防護距離,意味着能多射一輪箭或少挨一輪箭射!
江寧工部擁有大越朝最大規模的煉鐵工坊,一年頂天也就能煉二十多萬斤精鐵,東南諸郡的精鐵產量很可能都不到百萬斤,便是全部用來造甲,又能造多少鐵甲?
除了精鐵料外,製造鐵甲所耗用的人力,也極為恐怖。
如今江寧工坊全力造甲,一年也就造八千多套鎧甲,還是以防護力差的皮甲居多。
就那麼多的產量,長淮軍、徽南軍、江寧守備軍、浙北軍以及寧王府衛營軍,都在爭;江寧工部自然是優先滿足寧王府衛營與江寧守備軍的需求,董原所領的浙北軍還要排在長淮軍、徽南軍的後面。
浙北制置使司也有自己的軍械作坊,但也就能打造普通的鐵槍、鐵矛。沒有精鐵料來源,沒有大量的熟練工匠,不要說上等鎧甲了,想要打造精良的鋼刀、鋼槍,都很困難。
相比較鎧甲,弓弩製作周期更長,特別是彈力足的弓胎材質難求,六鬥力以上的弓弩,江寧工坊每年頂多提供四千張。
董原一次性撥給永嘉軍四百套鎧甲、四百張強弓,已經是相當慷慨了,甚至還要承受浙北軍內部將領的抱怨。
像接受招安的陳韓三所部徐州軍以及孫壯所部淮東軍司步軍司北軍,都能按時得到錢餉,兵甲、軍械則一概得不到補足。
劉文忠本來也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了解當前的情況,甚至對董原的慷慨還很感激。
但是看到淮東給左光英所部,依人頭一次性就給足四百二十套鎧甲,最差也是雙層皮質的合甲。此外包括十二架大型床弩、蠍子弩在內,付給優質弓弩共兩百套,箭矢一千捆——一相比較,劉文忠心裏就有些失衡了。
六艘覆銅甲戰船,更是讓劉文忠眼饞得差點流出口水來,僅六艘戰船包覆的薄銅板,就足夠打造好幾百套銅甲來。
看到淮東軍司如此慷慨,劉文忠也怨不得左光榮這短短几天時間就跟淮東軍打成一片。
都是帶兵的人,誰能讓自己麾下部眾轉眼間變成鎧甲具全的精銳,不要說打成一片了,讓喊「爺爺」都成。
陳明轍暗自感慨:董原籠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