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 第一百零二章、一輛馬車、兩輛馬車、三輛馬車……_頁2
道人影,這是一個已到最少六七十年歲的老人,不過身子骨看起來還挺硬朗,脊背挺得很直,非但如此,他的一雙眼睛也很是銳利,竟然渾然沒有到這個年紀常有的渾濁,反倒好像洞察事情一樣的透徹,而說話的聲音雖然低沉,卻也是中氣十足,望着外頭一眼就看中了在一種騎兵中顯得異常顯眼並沒有穿着甲冑而是依然一副藍色文士袍打扮的李儒,濃密的眉頭不由挑了挑,旋即笑了起來,像是在呢喃自語但聲音偏偏傳的在場人都聽得到:「沒想到原來是碰上故人了,呵呵……」
李儒這時候也笑着沖那面拱了拱手道:「儒也沒想到會在此時此刻此地此景遇見閣下,不過閣下此是……」
在李儒身邊那些騎兵尤其是之前衝着那車夫叫得最歡的那個登時傻了眼,眼下這情景雖然不足以讓他們知道對方是誰,但自家軍師與對方似乎有些說不出的淵源卻是肯定的,而且看李儒的樣子,那可不是應付敷衍式的皮笑肉不笑。而是確實對對方親近,甚至帶着一些尊重,這簡直顛覆了他們的認識。
不過如果他們知道面前這高齡老人身份的話,也許就不會這麼驚訝了,這人不是別人,卻正是曾經與北中郎將盧植一起師從馬融的著名經學家鄭玄。
鄭玄生於東漢永建二年(即公元127年),家族原本也是一個豪門大族,只是到他這一代早已是家道中落,貧寒的家境以及家族曾經的輝煌也成為了激勵鄭玄前進的最大動力,從小便敏而好學。愛讀書、多讀書。識字明理不在話下,少時便有「神童」之稱,十八歲即任一鄉三老之一,不久就因巡治有功晉為鄉佐。
永壽三年(公元157年)。因為受到北海國相杜密的器重。得以被舉薦入太學。師從京兆第五元先、陳球等人,也是此時才開始涉獵並研究《公羊春秋》、《九章算術》等;三年後又與盧植一齊拜入大儒馬融名下,開始學習古文經學。
有名師指點。天賦不俗更加肯付出苦功,而在這讀萬卷書之外,鄭玄也並沒有做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宅男書生,而是在幽、並、兗、豫等州遊學歷練,增加見聞的同時,也在不輟筆耕的開始實現自己一早就立下的著書立說的志願。…
不過這時候的鄭玄畢竟也是一個名士名流,生於社會中就不可能完全不受影響,平常的聚會交流必不可少,實際上能從中得到的收穫卻不多,不過畢竟交情難得,所以也都推脫不了。
不過有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鄭玄在充實自己的同時也同樣沒有忘了實現儒家入世的大志願,積極為心中抱負而奔走,可惜卻受到黨錮之禁的沉重打擊,不過這卻也讓他暫時清醒過來,也得以能夠將全副心神都開始投入到著述中去。
鄭玄並非是一個閉門造車之人,他是在先博通了古今經文學說之後,又遍注群經,並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會貫通為己所用,成為漢代集經學之大成者,世人謂之「鄭學」。
蔡邕被許多人敬稱為所謂「蔡師」,除了是因為其當代大文豪之外,還是因為其創造了飛白體成為當代書法大家,但在儒術獨尊的漢代,不管是琴棋還是書畫,偏激點看來其實都只能算是小道,若是能夠登峰造極如蔡邕這般也是可以,但也是建立在其文名的基礎上;而相比於他,鄭玄卻是修的正經的儒家經學大道,可謂主流中的主流,並能獨自開闢出一門屬於自己的學說,叫他大家那是毫不為過。
而至於鄭玄如何會住在這步廣里中,也是在其曾經官至大司農之時,便在這裏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院子,雖然之後有一段時間也在外遊歷,但隨着年紀漸長,也不太方便再四處晃悠,除了每年一定的時間外出,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雒陽城內,也就是住在這步廣里的家中。
李儒不管為人性情如何,但他其實也是一個平凡人,是平凡人就總有自己的目標和偶像,同為熱衷於研討經學的讀書人,鄭玄在李儒心目中的地位可一點不低,或許董卓還活着的話,能夠壓過其一頭,但現在可以說在李儒心中最得到尊重的就是此人,這也是之所以眾人能夠看到李儒難得露出如此激動情緒和如此尊重人的表現的原因。
不過李儒畢竟是一個理智至上的人,像是當初董卓想要將小妮嫁給小皇帝的時候雖然心中不願李儒卻也沒有出聲反駁,最終還是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