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遺憾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_頁2

更新:04-10 14:55 作者:朕御山河 分類:軍事小說

東女國朝廷的正常運轉,保障軍隊的正常執勤,老百姓就必須要正常繳稅,外來商人要想販運糧食進來,也要向東女國朝廷繳納一定數額的關稅。

    

    在平常風調雨順的時候,老百姓繳稅或許沒有多大問題,可在遭遇旱災的時候,老百姓自己手裏的糧食都不夠吃了,哪裏有糧食繳稅,可若是老百姓不繳稅,朝廷和軍隊吃什麼,難道都餓死嗎?

    

    雖然東女國也有不少礦產資源,在災年的時候,會擴大礦產資源的出口以換取最要緊的糧食,但受制於原始技術的落後,他們礦產開採的進度並不高,運輸礦產出去也不太容易,而最近這些年,大唐大規模的開採礦產,讓很多金屬的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就算出口大量的礦產和資源,所獲得的資金也購買不了太多的糧食,從而讓東女國境內的糧食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很多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大唐的蜀中一帶尋找出路,也有去南詔一帶尋找出路的,不過,還是去大唐蜀中的比較多,佔九成以上,一是大唐蜀中的富裕程度超過南詔,還有就是東女國與南詔的接壤面積很小,只有南邊的一段細長領土與南詔接壤,剩下的所有方向都與大唐接壤,從氣候上也更像大唐蜀中的一部分。

    

    東女國出現百年一遇的旱災,這讓東女國朝廷苦不堪言,繼續按照原有稅率收稅,老百姓的日子都沒法過了,可若是不如此收稅,朝廷和軍隊就沒法正常運轉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東女國朝廷再厲害,也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這是東女國想要取消國號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朝廷都快維持不住了,主動併入大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至少這樣比較的務實,總比被老百姓推翻要好吧!


    

    當然,東女國能陷入如此窘境,除了百年一遇的旱災之外,還與李安在大唐的掀起的工業化有很大的關係,在李安掀起工業化,大規模開採礦產之後,東女國需要出口更多的礦產才能換取原本只需要較少礦產就能得到的收益,而東女國的礦產開採進度是固定的,能夠換取的收益少了,遇到災年的時候,能夠從大唐買到的糧食自然也就少了,雖然大唐的糧食價格也同樣因為李安的因素降低了,降低的幅度與礦產的降低幅度差不多。

    

    可東女國糟糕的運輸條件,導致了運輸成本的高企,雖然礦產和糧食同步降低價格,看似好像相互抵消,買到的糧食應該不會有什麼變化,可越是價格低廉的商品,運輸成本所佔的比例就越高,金子運到幾千公里之外,價格或許只能增加兩成,而煤炭運輸幾千公里,價格翻十倍百倍都是很正常的,而不論是礦產,還是糧食,都是比較笨重的大宗物資,對運輸費用的要求比較高,不論商品原本的價格是多少,運輸到目的地之後,運輸費都會導致商品的價格翻很多倍,從而讓大部分的資源都耗損在半路上了。

    

    當然了,就算與李安有關,也不會有任何一位東女國官員,把責任推給李安,東女王趙曳夫第一個就不會答應,他們更多的是哀嘆上天不護佑東女國,居然讓東女國遭遇如此大旱,好多種地的百姓顆粒無收,別說繳稅了,自己都沒有糧食果腹,還要指望朝廷支援糧食呢?而朝廷也沒有餘糧啊!這逼的很多百姓不得不逃亡大唐的蜀中,甚至還有部分逃到更遠的地方。

    

    這種老百姓逃去他國的事情,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常見的,很多落後貧窮地區的老百姓,都會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而逃去富裕一些的國家,這樣自己的小日子就能夠過得更好一些,可以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大唐這個時代,當然也不會例外了。

    

    只是,對於一國朝廷來說,一般情況下,都是會極力阻止老百姓逃去鄰國的,因為老百姓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是一國人力的象徵,若是老百姓大規模的逃亡,這個國家的人力就會被極大的削弱,對於統治階級來說不是好事兒,可若是在老百姓不逃去他國就被餓死的情況下,朝廷有時候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強行留住飢餓的老



  
相關:    斗破之無上之境  驚天劍帝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網遊之九轉輪迴  萬古天帝  
下面更火
搜"盛唐不遺憾"
360搜"盛唐不遺憾"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