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巨宦 之十九練兵閩南_頁2
影響的東海水上機兵團的雛形!
這個機兵團後來越練越精,也如北尤溪機兵團一般,不但能打仗,而且只要解決了兵源和補給的問題,還有「生產」新兵的能力。
在明代,福建有兩處極佳的兵源地,一個在礦區,一個在海邊,這兩個地方都是耕地不足而有獨特的天然資源,礦區不用說,為了爭奪礦產,鄉民們從小就習慣了小械鬥,這叫山鍛其魄!而濱海地區的資源就是海洋!在這個海上交通工具極其惡劣的年代,敢下海謀生路的——不管是捕魚、曬私鹽還是做海盜,都是需要有十二分的膽色!在與大海的經年搏擊中能生存下來的男兒更是個個彪悍!這叫海練其魂!
如此悍民,若任其放肆,則易為氓為盜。礦區百姓不顧法令的械鬥和濱海百姓藐視王法的入海,自明太祖以降五六百年間延綿不休,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根本就找不到有效的辦法來管制!
但是,如果是加以引導,練之為兵,則其猛惡可知!而此刻李彥直手下的這批鄉兵,正是來源於上述那兩個地方。
李彥直以這支六百零二人的隊伍為主軍,自任主將,吳平為副手,曾在李介下呂宋時負責副船指揮的楊舟為船務參謀兼火長,王牧民領剩下的六百人為副軍。這段時間裏,張維除了協助陳羽霆購買到三艘三桅帆船和二十餘艘各式小船之外,還募集了一百六十多名沿海貧民,李彥直便讓他帶領這支隊伍負責出海期間的後勤運輸。
看看已到十月,李彥直不願拖到冬天才入海,便下令啟航,兵澎湖。
出之前,林文貞派人送來錦旗、大鼓助威,又祝李彥直早日剿滅倭寇、救回兄長。陳羽霆也來了,他也練過武,學過兵法,見六百正軍雖已能在船上有組織地行動,但比起北尤溪機兵團在山地作戰時卻還有些遲滯,不免有些擔心,道:「是不是有些倉促了?」
王牧民聽了他的憂慮後卻冷笑道:「我卻覺得三公子太謹慎了!其實按照大管帶的訓練法子,根本就不用這麼費事!」
陳羽霆問:「大管帶是什麼法子?」
王牧民道:「直接拉一千人到海上去走一趟,死剩下能回來的,就是精銳!」
陳羽霆驚呼道:「不訓練就叫他們上戰場,是謂之棄!」
王牧民呸了一聲,道:「窮酸!是『胃汁氣』,還肚子脹呢!」
李彥直哈哈一笑,道:「好了,別爭了。你們說的其實也都有道理。出前的訓練那是必要的,不過真正要成為精兵,卻還得通過實戰才行!」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