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 第四百零一章香港形勢下_頁2
推出的三組創作型歌手,如今的人氣還不是很高。唱片銷量也一直沒有提振上去,只有售出去區區幾千張唱片而已,而且口碑也並不高,不少樂評人稱其是亂搞一通。
藝聲唱片內部也有人抱怨,說出錢出力出這些唱片,結果沒人捧場不說還被罵一通,早知道就乾脆學去年再推俊男美女類的歌手,一張唱片至少可以賣兩三萬張,如果宣傳得好的話,還可以賣到四五萬張的好成績,可以讓公司好好地賺上一筆了。
對於公司內部不平的聲音,許貫武也在這些剪報上看到了。對他們的這種目光短淺的說法,許貫武是一百二十個不認同。
現在唱片市道隨着香港經濟的發展開始漸漸變好,之前只有頂級歌手在香港才有十萬張以上的銷量,現在一線二線的歌手都能夠達到這個銷量了。而香港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強化了香港電影的輸出,讓它在經濟並不發達的台灣,南洋一帶擁有極大的優勢。所以香港的唱片在兩岸三地都有不錯的銷量。
經濟優勢會帶來文化上的優勢,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就好像改革開放初期,因為深鎮特區經濟快速增長,人們都以能說閩南話為榮。後來上嗨經濟發展超過深鎮,人們又以說上嗨話為榮。
香港在七零,八零,九零年代,經濟遠遠超過台灣,南洋等地。所以經濟上的優勢帶動文化上的優勢,強者天生就受到了崇拜和敬仰。所以當時香港電影暢銷東亞,罕逢對手。
但之後隨着東亞各國經濟的相繼崛起,原本香港高高在上的經濟優勢化為烏有,台灣,韓國,新加坡等經濟很快超越香港,讓它失去了在東亞地區的領先地位。而失去了領先地位的香港,也就此被轟下了王座成為一介凡人。
而台灣,韓國。新加坡等地經濟騰飛。也為本國的民眾帶來了更多自信。這種自信不只是在生活事業上面,更是對本國的文化也有了自信,所以代表香港文化的香港電影,音樂。自然也就失去了人們的追捧。
而到那時候,香港文化產業受到重創,一群本來廣受歡迎的明星淪為路人,本來稱霸東亞的電影公司關門歇業,之前香港是造星機器,每年都會推出許許多多的明星,連日本,韓國,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明星都爭着去香港發展。
但到了新世紀,香港自家的明星都斷代了,每年的港姐選舉,也由萬眾矚目,變成了香港人自己的狂歡。唉!
許貫武自然不希望自己努力了半天之後,回頭還是搞成這個爛模樣,所以他怎樣都要頂着壓力硬上的。
新近推出的歌手沒名氣,那就多上一些電視節目,多上一些報紙雜誌版面咯。唱片沒銷量,那就做多一點宣傳嘛。唱片行通通塞錢,務必要把唱片擺在最顯著位置。口碑不好,那就花錢雇幾個樂評家夸一夸咯,只要有錢賺你怕他不寫啊?!
至於創作型歌手難以存活的這一問題,許貫武也有自己的打算。提高版權費用無疑是上上之選,不過版權稅是政府定的,許氏是不可能單方面做主的。不過許氏卻可以在收歌的時候,多給一點版權費用。而且還可以介紹他們多做一些工作,比如給廣告歌曲配樂,舉辦小型歌迷會等等。
增加了收入,讓創作歌手沒有後顧之憂,他們才能繼續堅持創作嘛。否則餓着肚子追求理想,就算精神上能夠堅持,身體上也是受不了的啊。
而創作型歌手經過這樣的力捧,如果創造的收益能夠不錯的話,那麼就可以吸引其他唱片公司,也在創作歌手方面多多努力,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了。
未來一二十年的時間內,如果都能夠向許貫武這樣深挖創作人才的話,至少香港樂壇在未來還能夠多撐一二十年,抱住大部分人的飯碗不被砸掉。
這對香港樂壇是件好事,許貫武打算一直推動下去。
……
除了藝聲唱片之外,許氏旗下的星輝藝校依舊招收了不少的學生,而且還加開了一門電影特效專業。任課的老師就是輔助喬治.盧卡斯拍攝《星球大戰》的那幾名學員。他們在美國呆了兩年的時間,親身參與了《星球大戰》的特效設計,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並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許貫武開設電影特效專業,也是想提高香港電影的視覺效果。雖然香港電影人土法煉鋼,琢磨的一些土特效連歐美電影人都嘆為觀止,比如《倩女幽魂》裏面那個用海綿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