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120章塾師_頁3
端了兩碟子炒菜上來。
這幾天忙的幾乎沒有一刻是能閒下來的,宋彪見到她才想起請她去文工團的事,幾天沒有聽到回聲,也不知道別人到底同意沒有。
舒高立察言觀色,乾笑一聲道:「總督大人,前番小女聽得大人一席話,頗有報國之志,要做當今之花木蘭,已經決意去文工團入職,她在美國求學之時,音律文采之課頗佳,前往文工團正是最為合適的去處,還能編譯一些英文戲劇在團中編練,只是老朽就只有兩個女兒,皆是視若掌上明珠而自珍,還望總督大人多加關照。」
聽了這話,宋彪心裏不免是很高興的,今天怒了一天。唯獨就是這個消息很讓他高興。
他笑呵呵答應着舒高立,又多看了舒萱一眼,舒萱笑眯眯的卻不敢看他,拿着空盤子就跑了。
宋彪笑了笑,和陳寶琛道:「陳大人,我吃完飯就準備回軍部開會,重新商議一些事。咱們就有話直說吧,不耽誤時間。」
陳寶琛當即同意,道:「總督大人快言快語。好,下官既然來此任職,心中自然也是有想法。故而想先說一些話,若是有得罪和不敬之處,還望總督大人海涵!」
宋彪道:「沒有關係,您先說吧。」
陳寶琛道:「下官以為欲辦新學,當以教民為上,效法東洋,在各縣置辦小學,在各府置辦中學,再在各省置辦專科學堂,培養新式人才。各專科尤其當以師範為上,唯有先立師範,方能再立新學。」
舒高立當即贊同道:「陳大人所言甚佳,老朽也以為先辦師範,方能廣辦新學。」
宋彪微微頷首。和陳寶琛道:「我曾和奉天巡撫蔭昌大人談及東北新政,都以為新政無非是五件事,一是建立三省銀號,管理金融;二是發展農工商,創辦實業,實現貿易順差。使得白銀內流;三是建立新政府體系,有效實施和推廣新政;四是開墾東北,擴充人口;五是建立國民普及教育體系和廣泛的專科教育,創辦最好的大學教育。」
陳寶琛贊道:「大人說的極是啊,關東新政若能辦好這五件事,那也就真有資格稱之為新政了。」
宋彪從口袋裏取出一封摺疊好的信紙,拿給陳寶琛過目,續道:「我前些日子在俄租界周旋各國公使,晚上無所事事,就利用這段時間整理自己關於東北新學的一些想法,正好請陳大人過目。我以為,東三省置辦新學,首先還是要立足現狀,既要學美日英法諸國之長,也要合理利用本國之國情,走一條合適便捷之路。我打算在三省各村各屯各鎮置辦啟蒙公塾,所謂公塾就是對應私塾這種傳統採取公辦啟蒙教育之意,採取統一招聘塾師之法,在奉天、吉林和哈爾濱三地置辦師範速成班,以三個月為期培訓可廣泛推行國民啟蒙教育的塾師,由各省各府學政局統一發放月薪,籌辦公塾,每一個公塾安置一到三名塾師,教授國文、歷史、算術、地理四課,學制六年,凡六歲以上兒童少年入讀一概免費,讀滿六年至十二歲,再到各縣中學學習,各府另外創辦新式高級中學,以及各專科學堂,在三省置辦大學。如此一來,各省大約要創辦一千餘所公塾,需要塾師萬人左右。只要能達到這個數字,三省兒童少年皆可入讀,人人都能識字讀書,至於能否再成大才,為國所用,那就要等他們繼續進入各縣學、府學深造之後才能知曉。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和普及化,每年開支不過五六百萬洋圓,對三省財政而言並不算是很大的壓力。」
陳寶琛和舒高立聽了這話都是大為驚喜,讚不絕口。
陳寶琛道:「總督大人此策真是高明之至啊,只是每年開支五六百萬洋圓,怕也是較為艱難吧?」
宋彪道:「暫時肯定是有點困難,在三省銀號創辦之前,我會先發一筆東三省新學公債,數額大約在一千萬洋圓左右。主要是讓各地鄉紳認購,或是請其他富紳購入,用這筆錢以三年為期,先在三省創辦三千五百所公塾,每所公塾先安置一名塾師,此後逐年增加,累計到每所公塾三名塾師。至於各地新式小學、中學、高中、中專、大學,則先請各地名紳置辦,公辦學堂則不急於求成,務必先求將三省公塾之事辦好。在各村各屯,公家出錢,百姓只出力,修建公塾校舍,先以大屯大村為主,此後凡有百戶之屯都應該設有公塾,普及到三省,待兒童讀滿六年,我們在各縣也差不多都有了配套的中學和專科學堂,循序漸進,以十年之期將東三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