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之路 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金定律
更新:09-06 22:41 作者:白色十三號 分類:都市小說
,。
求月票和票!
雖然在一個忽視個體和個體動機的環境中長大,但墨菲很清楚,影片絕不能這麼拍,尤其這種影片,如果主角連一個有說服力的動機都沒有的話,最終出的電影即便能夠大,也不會成為經典,更不可能達到他突顯格調的目的。
縱然荷里活電影塑造了那麼多正義的角色,但也鮮有電影能好好探討主角的立體面,商業電影更是如此,荷里活的商業電影怎麼塑造角色?
好人,那麼寫一點缺點副線,比如粗心、衝動;壞人,那麼寫一點優點副線,比如優雅、重感情……很多商業電影的所謂的立體角色都是這樣來塑造的。
其實在墨菲看來,這種破壞故事節奏的做法有些舍本求末,這當然比主旋律電影單純塑造高大全的人物要進步,但也並沒有高明多少。
真正一流的角色,不害怕被寫得高大全,因為編劇不是簡單的組織故事寫他的優點和缺點,而是把他放在一個同樣真正一流的故事裏面,讓他受制於故事的前因,讓他承擔起故事的後果。
一句話兩個詞:「動機」和「代價」。
這條法則在荷里活所有的大眾類型電影裏面都通用,《超人歸來》為何屢受詬病,因為超人在故事裏沒有受制,沒有承擔,更沒有付出代價,他就是去做他該做的事情而已,所以這種老派電影翻拍到現在仍不革新的話,就顯得平淡無味。
《蜘蛛俠1》被罵很傻很幼稚,因為小蜘蛛硬是為了體現「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承擔失去叔叔的代價,其實叔叔死亡的情節和故事主線沒有關係。
反觀《蜘蛛俠2》口碑有所上升,也就是因為在續集裏小蜘蛛失去能力後有所擔當,並把這個作為了故事的情感主線。
《鋼鐵俠》為觀眾了如此大的驚喜,也是因為編劇讓托尼-斯塔克這人的性格決定了故事的命運,而不是用多餘的故事來展現托尼-斯塔克的性格,而托尼這唧唧歪歪的人為何如此討人喜歡,就是因為一開始他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復仇的動機驅使着觀眾恨不得親自幫托尼一把。
動機和代價,是電影征服觀眾以及評論家的不三法寶。
所以,墨菲會為主角找一個足夠的而且能近乎完美的融合進整部影片故事的動機,並且會展現動機之後需要付出的代價。
是的,動機和代價要為整個故事來服務。
進入荷里活這麼多年,墨菲總結出了一條黃金定律:爛片一定是從故事開始爛的。
如何把故事講得讓人慾罷不能,是電影最迷人的部分。
講好一個故事說的很簡單,做起來似乎也不難,但真正能講好故事的荷里活電影其實並不多,墨菲打算擯棄荷里活幾十年來屢試不爽的傳統類型片敘事模式,大膽借鑑美劇的敘事節奏。
荷里活傳統的敘事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稍微研究過荷里活電影懸念設置的人,基本都知道荷里活電影的套路。
簡單點來說,一個叫悉德-菲爾德的美國編劇和人,曾經在多部著作中其中大部分成為電影編劇專業必讀教材總結了一個荷里活體制下成熟的商業劇本所應該具有的基本結構: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對抗、第三幕結局;在建置一幕即將結束的部分,有情節點i;在對抗一幕即將結束的部分,有情節點ii;情節點i和情節點ii,分別是劇本在敘事進程中最關鍵的兩個情節點,它們的任務是將情節轉向下一幕,表現形式是「一個事件,它『鈎住』動作,並且把它轉向另外一個方向」。
這的的確確是墨菲見過的最簡單有效的模式,荷里活本質就是生產線,一個成功的模式是要經過無數的成功或失敗的市場案例才總結出來的,而一旦有效,荷里活向來不忌諱重複重複再重複的使用它。
墨菲不敢說所有荷里活劇本都是按照悉德-菲爾德的教材來寫的,但是極大部分商業片乃至文藝片佳作身上都可以看到這個模式發揮的巨大作用,而絕大部分影迷,也一直在享用着這個模式帶來的快感。
比如《鋼鐵俠》,這部讓小羅伯特-唐尼走上巨星寶座的影片,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影片的第一幕是建置,就是展現托尼-斯塔克的天才事業與奢華人生;情節點i是托尼-斯塔克被恐怖分子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