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五七四章長安見聞
更新:07-08 15:17 作者:120笑話 分類:軍事小說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長安作為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二十一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華夏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長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華夏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永遠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長安,這座華夏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滿腹經綸,博學智慧,大氣恢弘,成為華夏歷史的底片,華夏文化的名片和華夏精神的晶片。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華夏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華夏四大古都之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華夏民族的搖籃,華夏文化的傑出代表。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的華夏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擁有着七千多年文明史、三千一百多年建城史和一年二百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十三個朝代建都於此,作為華夏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是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而今,歷經黃巾之亂還有董卓之亂,長安城卻是變得猶如鬼城一般。
當然,所為的鬼城,並非是說長安城荒無人煙。長安城內依然還有數十萬的百姓,然而,如今因為朝廷被李傕和郭汜把持的緣故,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難以看到人影。即便能夠看到有人走在街上,也是步履匆匆,似乎在害怕着什麼。
也難怪長安城內的百姓會有如此反應,實在是董卓禍亂所帶來的危害。
董卓最初把持政權的時候,是在洛陽。而董卓雖然殘暴,也不想把洛陽弄的毫無生氣,故而,董卓麾下的西涼兵,便對洛陽周圍進行肆虐,慘無人道的屠殺周圍村鎮的百姓,從而冒充敵人首級,冒領軍功。因此,在最早的時候,長安城內的百姓,或者他們的親朋好友也曾受到西涼兵的迫害。後來,諸侯聯合攻打董卓,董卓不得不退守長安,這一下,長安城裏的百姓可謂是驚恐不已,唯恐殘暴的董卓會對城內的百姓下毒手。不過,董卓還算有點理智,知道自己要呆在長安,並沒有對長安城內的百姓如何;至於長安城附近的馮翊、扶風、河內、弘農等地則遭受了董卓麾下的摧殘。真可謂赤地千里,不見人煙。
雖然董卓已經喪命,但是,李傕和郭汜統帥的西涼兵依然把持政權,對於長安城的百姓而言,威脅他們的禍害還沒有徹底清除。原本,長安城可謂是繁華如煙,街上人影如流,摩肩接踵,熱鬧至極。跟以往相比,如今的長安城內無論是上層的官員抑或是底層的商販,都是見到一個。至於酒樓、茶肆等等,也都是門可羅雀,人煙稀少。如此繁盛的一個城池,卻是生生的被董卓等西涼勢力弄成這樣,也不知他們造了多少的罪孽。
「咦,他們說長安城有數十萬乃至百萬的人口,又是何等的熱鬧,為何在這街上卻是沒看到幾個人影啊?」郭鈺的雙眸左看看、右看看,最後收回目光,卻是一臉的失望之色,如今的長安城,明顯與她從別人口中聽到的極為不符。
沒錯,走在長安城街上的三人,自然是前往涼州的段天涯、成是非和郭鈺三人。
賈詡自投靠到西涼軍中,在第一次見識到董卓之後,就明白董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此,賈詡便將他的親眷悄悄安排了一番,除了他自己外,無人知曉他親眷的所在。因為賈詡預料到,跟隨董卓這樣的人物,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早晚都會失敗。一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