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領主 第四十二章逼營列陣的楚軍上
第四十二章逼營列陣的楚軍(上)
晉國是軍國主義國家,軍國主義國家的意思是:其日常民事行政體系中,就蘊含着軍事組織。
春秋時代交通靠走,步行的人活動範圍大約在四五里左右,超過這個範圍就誤了吃飯時間,而那時路邊餐館幾乎沒有,所以,百姓的活動範圍不願超出四五里——這時,各國」兵農合一「的基本的軍事單位就是「連」,一個「連」的百姓散佈在四五里外圍內,戰時組織五輛兵車,恰好編成一個「卒」的正兵。
橫為行,豎為列——按春秋兵法,一個「卒」的士兵為一攻擊橫行,含五「兩(也稱『輛』,即圍繞一輛戰車組成的戰鬥團隊)也就是一條攻擊散兵線。春秋人把它稱之為「一徹」,或者「一徹行」。
趙武要求用「一徹」作為一個橫行,這意味着他要將一個「卒」的兵力完全展開,完全不顧道路兩邊的麥田,只管用戰車橫碾而去。
別人怕戰車的車輪被麥草纏住,趙武不怕,因為——春秋時代出現的車軸,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車軸,那時的大多數車輪並不是直接與「軸」連在一起,偶爾也有車輪車軸相連的,但車軸也不與車輪一起旋轉,只起到固定車身、車輪的作用——而趙武車輪已經經過了多項革新,增添了可以旋轉的車軸,並經過了一年的實地測試,絲毫不懼崎嶇的路面。
軍中司鼓師偃手中的戰鼓敲出了晉軍鼓號,隨着鼓聲,趙武「左行(左側戰車護衛)」武清、「左輔(左側戰車次護衛)」衛敏開始向左;「右行」林虎、「右輔」智家武士「高」的戰車向右;趙武的御戎武鮒駕着戰車保持原位繼續行進。
眨眼間,下軍的左矩(左拒、左方陣)依次展開。
一「卒」擁有五輛戰車,五輛戰車散開成一橫排,每輛戰車左右散佈着隨車士兵,隨着軍鼓聲浩浩蕩蕩推進。
春秋時,軍中規定:步卒之間前後左右,相互之間的距離為一米,這間距為了讓步卒有揮舞兵器的空間。在突擊陣列中,戰車位於步卒散兵線中央,步兵手持武器尾隨戰車左右戰鬥。
「車右」齊策一直微笑着看趙武興致勃勃的指揮軍隊,後者仿佛得了一個好玩具,不停的將手中的兵力依次投入,直到整個左方陣結成一個衝鋒陣型。齊策才笑着提醒:「主上,『右矩』未動。」
「啥?」,趙武向右方看去。
下軍「右矩」果然依舊保持着行軍隊列,只是軍中的軍旗搖動,要求他收回隊列,重新以行軍隊形前進。
「玩我呢?」趙武低聲抱怨。
齊策解釋:「這是韓伯的愛護,他怕你第一次上陣,指揮不靈巧,所以讓你在行軍途中多加練習——這塊田地是子罕(鄭國執政)的封地,子罕攻擊我們的盟國宋國,你踐踏他的田地,想必他也不會向我們國君抱怨。」
趙武挽起了袖子:「那還等什麼,吩咐後勤兵,把我碾倒的麥子都撿回來,我要檢查一下戰車行進的效果,以便對車輪進行進一步的革新。」
稍停,趙武又補充:「不過,他們萬一撿了沒有碾倒的麥子,我也不會怪他們——戰爭就是戰爭,哪怕是和鄰鎮的……策,請不要給我講什麼『大義』,什麼『中原秩序』,什麼『春秋禮節』那些東西都是用來愚弄群氓的。
戰爭很簡單,不是因為什麼仇恨,僅僅是為了『征服』,在戰爭中,第二名是沒有獎賞的。戰後國君有徵稅,而我,我來參戰了,也必須有收穫!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們既然參加了戰爭,就要冷酷的研究軍事技巧,不用去分析什麼意義和對錯。」
下面的趙兵似乎對家主與家老的爭論不感興趣,他們只知道鄭國的麥子吃到肚裏,一樣頂餓,一樣替他們省下自己的糧食——因為按規定,他們需要自己負擔服役期間的食糧,現在他們吃一分鄭國糧食,等於替自己省一份必要開支。
當夜,晉軍大部隊宿營野外。但下軍左矩徹夜未眠,他們空群而出,點起火把,手裏拿着利刃衝進麥田,連夜收割鄭國麥穗,不亦樂乎。
如果是別的軍隊進行麥田收割,可能產生不了趙兵那麼巨大的效果,因為別的軍隊都用青銅武器,這種武器容易變鈍——但趙兵不同,他們拿的長兵刃類似槊與鈎矛這樣的鐵製隋代兵器,唯恐配置不全的趙武還給他們裝備了磨刀用的粗條石。所以,這些人衝進麥田後,不怕磨損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