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追尋者 有些人的路_頁2
更新:12-17 00:23 作者:智慧追尋者 分類:玄幻小說
小說怎麼又偏了。這本如果按小說的定義,已經不是小說了,還是自己給她定義的更準確點,這就是我們思考的描述。這不是我們現實腦袋裏面存在的描述,如果是存在的描述,那是回憶錄,可是我們的不是。那我們這本書放置在什麼地方才合適呢?這個時代還沒有此類存在嗎?還是有,但是卻沒有人給這些進行歸類。
這樣想來,小說寬容地讓我們的書有了一個暫時棲息之地,我們必須感謝其暫時的收留,哈哈,也許小說喜歡我們,喜歡我們成為他的知己,想必很多其他存在也會接納這本書的,因為喜歡我們成為他的知己,^^。
果然知己難求啊,特別是靈魂上的知己,懂的那種知己,這書成為各種存在的靈魂知己了,是幸運,還是不幸,這書有了自己的命運,暫且看着。
說道這個知己,恐怕主因是,我們去試了,去實踐了,我們寫了小說,寫了詩歌,科技體驗什麼之類的,我們親身感受了下,並且將親身感受描述下來,而且又思考分析至深,想不成為他們的知己都不行。
去實踐嘗試,去追尋智慧,追尋智慧不是口頭說說的,是通過實踐親身體驗來做到的。我們在實踐我們的信仰,這可能是主因吧,還有可能這信仰又是我們興趣的,又帶給我們認知,發現原因很多,後面選擇繼續下去,因為路走通了。
那除了構建出這本書,我們還構建出其他很多東西,都寫入書中,這就是我們目前的成就吧,現實中我們也完成的不錯,這裏比較舒服,不壓抑,速度進程也快,現實中還是穩步前進,阻礙擔憂也多,不錯了,畢竟都在慢慢前進了。
在速休息的時間裏,都會去那個地下斗場。這樣敘述好像是以旁觀者的視角敘述速的行動,而不是以速本身的視角敘述,旁觀者的視角總是片段式的,總是不怎麼詳細的,讀起來有大局觀,卻沒有了細節,兩者如何完美結合起來呢?可能是通過書中另外一個角色的視角敘述,是這樣的,看起來都是在有意構建一個商品,而不是和我們這樣進行的真實描述,商品確實也是有步驟複製出來的,不像唯一的藝術品那樣,來源於一個唯一的靈感。
如果不是構建出來的,那就是自己本身就是沉浸在這個主角的幻覺世界裏面,是自己的想要,只是借了主角的名字,那他真的是活在自己的幻覺世界裏面,或者是一種自己虛幻的感覺世界裏面,也不能說是一種悲哀,這世界允許這樣的存在,不進入現實真實的世界裏面,形成這樣的狀況,可能有很多原因吧,主因可能是總是看這樣的書籍,導致自己整個感覺關注點都在那個幻覺世界裏面,除非現實發生了什麼,讓其走出,否則可能就這樣過了一生,在感覺構建的夢中。
在現實中,感覺也是有三個視角的,旁觀者和體驗者,融入者,作為旁觀者,這個現實世界其實和虛幻世界是一樣的,在他的眼裏。體驗者算是清醒者,體驗現實,並不融入現實。
在別人看來,在現實存在的都是融入者。在自己看來,如果有自己的視角,也就是覺醒者,可以有旁觀者,體驗者,融入者區分,當然裏面都有程度的深淺之分,這就是個人感覺的神奇之處。
我們現在的視角,寫書的視角就是旁觀者,觀看這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感覺體驗之類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完全科學視角。但是總是人類這種生物,脫離不了融入者,和體驗者的身份。
不做融入者,是很危險的,就是思想運行一時把握不好,就會瘋掉,或者做出其他不好的行為。作為融入者,是沒有這些視角的,是無感地在做自己的事情,是無感地做,陷入自己感覺的瘋狂中,這只是外人看到的,實際上他自己根本不會知道,他只是在做。
認識到這些後,我們將要如何選擇呢?認知只是為了做選擇做準備的,不會是為了認知而認知的,有些認知是目前用不起來,有些認知是用的起來的,需要我們在現實中做選擇的。
我們在這個認知選擇上確實陷入了難題中,還是按現實我們現在的狀態來,應該是會有影響的,讓我們對我們自己更加了解,對現實更清楚,對我們自己的感覺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