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消息壞消息_頁2
。
石瓮水潭處攀援西行,什麼雞上架、秤錘石、飲鹿槽、翠蔭亭、三元洞,說實話對見多了名山大川奇秀的我來說,這些需要仔細意會的東西,也就一般般的感覺,倒是小丫頭、雨兒、小蘋果她們,卻是依舊饒有興致的到處留書題刻。
本來勝景還有東繡嶺的牡丹溝,這裏屬於北苑的一部分,皇家曾在此開闢牡丹園,由當時精通園藝的花師宋單父培植花種而得名,不過戰火之後,此地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
最後的野餐,還是回到了比較完好的老君殿,重修起來的主建築降聖閣里,有整塊白玉玄遠皇帝(老子)像,不過顏色有些異樣,手部的顏色也不太一致,那是由於亂兵搬不動巨大的玉像,乾脆把雙手手鑿下帶走,後來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玉料,所以只要先用別玉再補了一套,像身也在放的大火中被燒裂熏黑,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這是你傳說中的老祖宗啊。你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我看了眼,虔心跪在蒲團上閉着眼睛禱告的阿蠻、雲容,又看了看正在支使少年親事們,堆砌爐灶陳置碳盤的初晴,特意提醒道。
「長的真不好看。」
小東西撇撇舌頭,又去對付碳架上的烤鹿尾。
野餐完畢,最後我還是被拉去了拜了一回老母殿。
前些日子剛舉辦過「驪山老母女媒節」、又稱「善嗣會」、「傳子會」、「禪子會」。傳女媧氏鍊石補天拯救人類,定婚嫁人嗣。女媒節即是幾千年來流傳在此地的原始風俗遺蹟。會期四方祈子求福者,約定俗成,不遠千里而來求神問卜、還願獻禮,形成一個巨大的廟市。
現在還可以看到半截老母宮前各種獻花、或獻果、獻油、獻面或贈衣、贈錢或掛匾、豎碑堆砌累累, 雖然我不可置否,但是我那些女人們卻有極大的熱忱,我也不好打擊她們,乾脆走出來看風景。
從老母宮後遠眺山下,可以看到整個驪山宮城的基本輪廓,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在驪山建湯泉宮,至天寶年間,已經改擴建為會昌城,又稱昭應縣,除了華清宮的宮殿群,還有百官行署,王公大臣的別墅莊舍,朝元殿、長生殿、集靈台、鬥雞殿、宜春亭等建築。
雖然被兵火毀棄大半,但依舊可以看出全盛時的依稀光景,其中的核心,是規模最大的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和星辰湯等幾眼露天湯泉,以及拱衛在周圍的中小湯泉和各種附屬建築,分別為皇帝、貴妃、太子、大臣所用。
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在集靈台東的長生殿,當然它在歷史上因為一部長恨歌而被人銘記,據說這裏紀念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的休閒避暑之地。
我卻看見幾騎背着急遞小旗的訊騎,衝進會昌城內。
「樞密院兵科安東特遣站急奏。」
把她們留在山上,我先回來,就看見前來報信的迅騎。
除了兼任兵部尚書的樞密副使梁宰之外,李嗣業負責的西北路,僕固懷恩負責的東北路,我以內樞密兼領的西南路和東南路,再加上底下一群的底下樞密知事,樞密直為輔佐,構成本朝的日常戰備值班體系。
不過李嗣業年事已高,正在抱病中,僕固懷恩還在前來赴職路上,事實上所有東北、西北路的文牘,都是直接批轉過來的。
「渤海國龍泉京內亂,國人、貴姓夜犯東極宮,殺太上大門藝、國主大欽茂、及都利行、大欽茂、大成慶、胡雅、郎雅、大義信、大琳以下宗室、大臣二十六口,立宗室大元義為新國主、新王棄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遷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琿春),改大興年號為正歷。」
顯然,渤海朝廷內部,有人試圖招撫史逆,陰為藩屬,被安東軍的特遣隊襲奪了證據,公開揭露後,朝廷震怒,以河東軍進據鴨綠府,以安東討擊軍進逼長嶺府,問罪於渤海,
渤海舉國戶口約三百萬,以粟末、白山二部兼併鐵利、安車骨等靺鞨各部為主體民族,並有高句麗、漢、突厥、契丹、室韋等族。高句麗遺族、漢人的聚落村邑以外,大部分還處在氏族社會,其中的突厥、契丹、室韋等別種小部,面對史軍的攻勢紛紛或逃或降伏,作為王國支柱之一,主要分佈在扶餘府和中京顯德府的白山部損失最為慘重,大唐的問罪,也成為壓垮內外交困的渤海國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