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第一百六十三章 羅袖動香香不已_頁2
的人群立即安靜下來,大家不約而同地一齊聚精會神地欣賞她的歌聲,廣場上頓時寂靜無聲。
「這不是,有唐朝特色的女高音歌唱家了」我啞然道。
「高音歌唱家,這個形容倒也貼切,本朝《樂府》上說她歌可感神驚泣,可以使「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那李祁嘿嘿笑了起來,他作為宗子,沒少混跡過樂司教坊,對這種東西也不陌生。
「又說她「喉音妙絕,為天下第一」,認為自古時蘇詆婆和李延年之後,就數永新一人了」另一人接口道。
我哦了一聲又繼續聽下去。
關於她的典故還不少,據說永新不僅歌喉婉轉,還深通樂理,能唱各種調門的歌曲。每遇秋高氣爽,宮中台殿清晰神怡之時,她常常歌聲一囀,「響傳九陌」。有一次,唐玄宗故意讓李謨和永新比個高低。
李謨是當時音調大家,號稱過耳不忘,也有自己的典故,據說宮內省有段時間發現,宮廷曲樂流散到民間極快,往往才做數日,街市上就開始傳奏,後來執金吾加強了巡禁,才在大明宮城外牆根,埋伏到一個趴牆偷聽的少年,正是這位李謨,召內審之,發現此君所有樂曲只聽一遍,就能完整的記住,乃不咎其罪赦內供奉,時引為佳話。
他素以技藝高超的笛子吹奏著稱,能吹出高低數十種不同的曲調,歌調最高時,能使歌人嗓門唱不上去。但是他為永新伴奏時,逐一被她拉高調門,前後數十曲,終未能把永新比下去。最後唱到李謨的笛管吹裂為止。時稱永新的歌聲「絲竹之聲莫能遏」,是說任何樂器也蓋不過永新的歌聲,連精通樂曲的唐玄宗都不得不稱讚許永新:「此女歌值千金」
「自此,永新的「千金宛歌」和念奴的「朝霞雲唱」並稱歌藝雙絕,只是她長相不如念奴,故只好排在念奴之後」。
長相不行啊,那就算了,不列入收藏的後選名單,這個念奴倒可以讓人打聽打聽
說到這裏,他們又是一陣唏噓
「倒是可惜了佳人,今後要想再聆,只怕多是無望了」
「說實話,有機會的話,我倒想見識一番,霓裳羽衣曲的」這可是來這個時代我深藏的一大心愿。
「霓裳羽衣曲」這話一出,周圍頓時靜了一片,眾人更是露出一種奇怪的表情,
李祁輕輕扯了扯我,偷偷道「老大你在說笑把」
「恩」
」這霓裳羽衣曲,可是數百人的大樂」
「哦」
「再說。」他面現難色
就聽有人接口
「再說,霓裳羽衣曲,雖然當初是太上和娘娘首創,集天下聲樂諸大家之所成。但後來負責日常排布授演諸班的可是謝大家,而候補領舞班頭的正是張良人啊,這兩位都已經適人了。」
又怎麼可能再出來拋頭露面,我頓時明白了這位話外音,楊太真年紀漸大,怕是跳不動這群體舞,這兩位核心人物一去,霓裳羽衣曲今後怕是也成絕唱了。不過這真是意外,我家那兩位居然都是會霓裳羽衣的。
「而這謝阿蠻和張雲容,便是號做上京舞藝雙絕的所在」
「謝阿蠻大家,就尤善凌波舞」
「凌波舞」聽這名字,就讓我想起了金老頭小說的凌波微步、吸星大法、北冥神功什麼的,又想到新世紀福音戰士,難道我家那位還會武功、絕技什麼的。
「這凌波舞可大有來歷,不在霓裳羽衣之下,乃今上在東都夢見凌波池中龍女請求賜曲,遂以胡琴奏《凌波曲》,醒而記之,由謝阿蠻編舞而配的名曲」。
「據說阿蠻初演《凌波曲》時,有寧王(唐玄宗的哥哥李憲)吹玉笛,今親自打被稱為「八音之領袖」之羯鼓,太真娘娘彈琵琶。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觱篥,張野狐彈箜篌(拜占庭式豎琴),賀懷智拍板,可謂是聲容鼎鼎,天下無出其右的」
按照他們的說辭,這凌波舞,是在美妙的仙樂聲中,飄然登場,表演獨舞,柔軟的舞姿,輕盈的舞態,似空中浮雲,又似晴蜒點水,表現龍宮中的仙女在波濤上飄來舞去。可謂是「凌波微步襪生塵,誰見當時窈窕身」?
當時唐玄宗看了為之大樂,善舞的楊太真也稱讚不已,撩袖褪下臂上金粟臂環,贈之,當場收為養女,自成另一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