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145章 東撫大人_頁2
第二就是用於剿滅流寇,對於地方的恢復和災民的救濟,他們是無能為力,非常漠視的,所以說這就必須依靠地方,他們就認為現在就是地方的豪族們發揮其優勢的時候,這些豪強們平時受一方百姓供奉,現在百姓有難回饋以瓊漿,這也是很應該的事情,但是他對此作出的號召卻是沒有人怎麼響應。
陳大人,其實他也是非常生氣的,他知道浮山劉家非常有錢,所以他也曾多次寫信給劉家的主人,要求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對方反應非常的冷淡。
對於劉家的作為,他陳應元是生氣的,但是他在號召大家儘量的吃大戶的時候,並不是針對劉家一個,而是指所有的地方豪強們,陳應元他在教導他屬下的官員們在疏導百姓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去各大世族的聚居的地方就食,這也是他這位巡撫大人在萬般無奈之下的辦法,他稱之曰:劫富濟貧。
但是最終執行起來,卻是大變味,各大家族都有其勢力範圍,大家都自然而然的避過自己這一塊,而把流民引導到別的地方去,只有劉家在本地官場沒有勢力的,所以就變成了整個東三府的流民,都往即墨浮山這一帶涌去。
這一點是非常的令陳慶元他震怒的,他相信他手下的官員們都是人精,都是聰明人,很清楚很明白他的要求和他說過的話,但是到了具體執行的時候就變成了這樣的鬼樣,肯定就是這些人趨吉避凶,把困難拋給了別人,把好處留給了自己。
對於手下的這一班官員,陳應元他是非常的生氣的,每一個人在他面前那是唯唯諾諾,但是卻是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而且居然在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官府處理流民就是用天擇的方法,他知道什麼是天擇,他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作為一個飽讀聖賢之書的官場老人,他對此是非常憤恨非常震怒的。
可恨這就是他這一位巡撫,在東三府這裏沒有什麼根基,沒有什麼人脈,再上他完成不了朝廷給他定下的任務,那就是重整登萊軍政,讓其做為海防前線,再下就是恢復地方的生產,恢復民生,在這兩大方面他都做得非常不好,朝廷頗有微詞。
陳應元他和朱大典是稍晚崛起的人物,朱大典在升任西撫之前,他就是山東的左布政使,而他就是左布政參政,官小一級,他的人脈和資源都集中在了西三府,但是官場講究的就是人走茶涼,現在西三府又是朱大典的地盤,所以他是有點一籌莫展,難以開展工作。
如果是在以前,他可是朝廷委派過來的巡撫,守牧一方,有敢不聽令者,先斬後奏,都是問題不大。
但是東三府在經歷了吳橋兵變以後,地方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官府的力量在前所未有的衰退,而地方豪強的力量卻是在迅速的崛起。
雖然他東三府這裏沒有西三府的魯王府和曲埠的孔家那樣的頂級豪門,但是卻是有像無數劉家這樣的地方豪強,他們可都是有錢有勢,雄視一方的人物。
這些人在地方的根基極其的強大,可以說當地的百姓都是靠他們吃飯的,朝廷的政令到了這裏,就算是一紙空文了。
這些地方豪強的崛起,代表着這官府勢力的衰退,而且他這些又不像是巨峰賊那樣子完全跟政府作對的,他們根本就是朝廷官員,是朝廷的一部分,只是他們已經不再注重於朝廷的利益,而是注重於個人和家族的利益,陳應元他是十分警惕這一種勢力的崛起的,他知道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對大明可不是什麼好事,但是目前以他的實力而言,如果挑戰地方的實力派的話,估計只會令地方更亂而已。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陳應元雖然是朝廷任命的登萊巡撫,但是因為他的座師是周延儒,所以當今的首輔溫體仁大人一直對他是百般的挑毛病,這也讓他的工作十分的難以開展,最近居然傳來了某種消息,就是說溫體仁大人居然要把他這位巡撫給擼了,而讓他的門生林若南取而代之的傳聞。
官場一向就是無風不起浪,既然有這樣的小道消息,就會有其傳出來的原因,陳應元他能做到一地巡撫,官居三品,那也是有其原因和實力的,這引起了他的警愓。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