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 一千零四十七章 主戰主和下_頁2
更新:03-02 22:09 作者:青弋漁夫 分類:其他小說
麗都不復存在了,留下的百姓不過也是金兵的奴隸罷了,死難的人更是連個幫他們報仇的人都沒有,難道這就是你所說的保全百姓?」
「這!」金尚憲一時語塞,若是論口才,恐怕崔鳴吉還要高過金尚憲一頭,這些話從崔鳴吉的嘴裏說出來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確實,百姓是沒能力打仗的,更加沒有什麼組織性,若是他們自己組織義軍卻又沒有朝廷領頭,那也是一盤散沙,所以高麗朝廷和國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給他們一個目標讓他們知道應當保衛誰。李倧卻小聲說道:「領相,寡人覺得去南漢山城頗為不妥,南漢山城面積小且困於山上,若是金兵四面合圍我們插翅難飛,還不如前往釜山,進可攻退可守,從兵法上說南漢山城就是死地,再說這麼多人過去,裏面的糧食夠不夠吃?即便這個月能堅持過去,下個月呢?我們總不能寄希望於金兵會自己撤走吧,若是他們留下人馬困住我們,剩下的人繼續往南攻打,一直打到釜山,到時候就是萬事休矣了。」金尚憲心中鄙夷,看來仁祖大王跟宣祖大王沒什麼區別,仗還沒開始打就在給自己想後路了,就這樣的戰鬥意志,怎麼能領導大家取得勝利。
(漁夫按,關於金尚憲和崔鳴吉二人,金尚憲自然是不用說,自始至終都是堅定的主戰派,按照歷史記載,南漢山城被攻破之後,仁祖大王無可奈何只能帶領百官對皇太極負荊請罪,也就是著名的丁丑下城,而金尚憲因為是主戰派直接被皇太極點名要求抓起來送到瀋陽,金尚憲在如今的朝鮮半島大概就相當於咱們的蘇武牧羊,在金國受盡了折磨之後才被放回國內,皇太極也許是敬佩他的氣節沒有殺他,晚年金尚憲也沒有出來做官,而是隱居在自己老家。若是不了解朝鮮半島歷史的人肯定會認為金尚憲是英雄,崔鳴吉是叛徒,但實際上,崔鳴吉在半島的評價還要高過金尚憲一頭,因為站在今天的角度,崔鳴吉當時勸說李倧投降是無比英明的決定,正是因為李倧主動投降才保全了高麗這個國家,皇太極也沒打算將高麗人全部殺了,那樣會激起周邊國家的憤慨,以後他們要是攻佔別的國家就會遭到激烈的抵抗,所以高麗是一個標杆,只要高麗投降,皇太極答應高麗的所有條件,從理智上來說,高麗軍隊和八旗軍無疑是雞蛋和石頭的關係,所以崔鳴吉是做了當時能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也導致了現在的半島並不以投降派來定義崔鳴吉,而是主和派這個說法。)
就在崔鳴吉和金尚憲兩人爭論的時候,突然,李倧的貼身太監急匆匆的衝進了思政殿,李倧不禁皺眉,平時他還是很不錯的,怎麼今天如此不懂規矩。但是李倧看見太監一臉焦急的表情,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且看看他到底要說什麼吧。太監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李倧身邊,對他附耳道:「殿下,府院君李政回來了,現在離城外不足十里,他已經派出快馬前來稟報,估計過一會就要入城了。」「你說什麼!」李倧驚訝的喊道。李政不是在釜山守衛釜山港嗎?他為什麼要回來王京?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國王的手諭或者朝廷的軍令,李政私自回來是大罪。李倧下意識的問道:「李政有沒有帶兵?」太監低頭道:「應當是帶了的,但是具體情況報信兵也沒說,說是府院君會親自來解釋,情況可能有些複雜。」李倧勃然大怒,「這個混蛋,這時候領兵進京,他要造反嗎?」
金尚憲和崔鳴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從李倧的話語中大致可以聽出好像是府院君李政回王京了,可是二人不明白的是這個時候他回來幹什麼?釜山離王京相距甚遠,難道李政另有所圖?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