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齡是哪部小說 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_頁2
,可荊王李元景一貫謙和恭順,絕不肯輕易得罪任何一個人,今日居然與房俊一道,聯合反駁長孫無忌
瞧瞧給人家趙國公氣得,臉都紅了
這會兒,李二陛下也犯了難。
皇族之中,有能力經營新羅的,要麼大權在握如李道宗,要麼聲威顯赫如李孝恭,可惜,這兩人不可能放去新羅。余者,要麼年幼無知,要麼年老昏聵,要麼不甘寂寞如李元景除去魏王與吳王之外,還真就沒人合適。
魏王
自然是不成的。
且不說自己捨不得這個腰腹肥闊的兒子去新羅那等苦寒之地受罪,單單只是自己前幾年支持魏王而為其積攢下來的威望,就斷然不能讓其執掌一國,滋生其野心。
屆時兄弟鬩牆,手足反目,致使帝國陷於動盪,那是萬萬不可接受的。
至於吳王
也不妥。
諸子之中,其實李二陛下最欣賞、絕對最有才華的,就是這個三子李恪,否則當初亦不會說出李恪「英果類己」這等足以使得滿朝文武揣測不已的話語來。
正因如此,若是李恪前往新羅,憑藉其自身才華加上前隋舊臣之襄助,會否在將來形成干弱枝強之局面呢
想一想,好像還不至於
但若是有更好的人選,他亦不會願意讓李恪前往新羅。
比如
李二陛下的目光,又看向李元景。
本是親生兄弟,誰又不清楚誰的脾性呢兼且「百騎司」遍佈京師,對於李元景一些小動作,縱然並無確鑿之證據,卻也絕非一無所知。不過是顧忌往年玄武門之變帶來的深遠影響,使得他名聲受損,如今不願意再背負一個「莫須有」而置手足於死地的罵名而已
若是能將這廝趕去新羅,憑他的能力絕不足以給中樞造成太大的威脅,自己亦能眼不見為淨,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有些擔憂這個「志大才疏」的兄弟,會將新羅弄得一團糟,導致自己封建天下的大業剛剛起步便遭遇挫折
所以,他在猶豫。
這事兒尚需好生斟酌一番才是,不能倉促決定。
只是看到蕭瑀不遺餘力的支持房俊,他就覺得有些好笑,既是滿足於蘭陵蕭氏能夠緊跟他這個皇帝的步伐,願意放棄諸多門閥之特權,亦是好笑於自己這般促成蕭家與房家的聯姻,使得蕭氏能夠爭取過來,算不算是「美男計」呢
可是當他看到房俊那張固然濃眉大眼、英武不凡,卻膚色微黑的臉龐,實在是與眼下頗受歡迎的白面小生差距很大,不由得暗暗發笑
殿上的討論並不熱烈,唇槍舌劍的場面較之以往的朝堂爭論未免有些不夠看,一則是此事事不關己,大臣們都緘默以對,再則,便是在權衡得失,一旦表態,便要爭取最大的利益。
實在是今日李元景、房俊以及長孫無忌、蕭瑀的各自態度,令大家捉摸不定,除去長孫無忌實在明目張胆的例行打壓吳王李恪之外,其餘三人的述求,實在是看不懂。
官場之上,未明情況之下便貿然站隊,是最愚蠢的行為。
萬一羊肉沒吃到,還要弄得一身臊,誰干
李二陛下微微頷首,環顧左右,緩緩道「此事,朕自有計較,諸位宴席之間沒少吃酒,還是暫且回府,好生休息吧。」
「喏」
諸位大臣盡皆應諾,正欲起身,便見到御史中丞劉洎站了起來,朗聲道「陛下,微臣有本啟奏。」
眾人一聽,又都坐了下來,讓有興致的看着劉洎。
話說,好久沒見到有御史彈劾房二棒槌了呀,當初那一場場彈劾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如今想想,還蠻有趣的
當然,對於劉洎要彈劾房俊的罪名,大家都心知肚明。
果然,當李二陛下蹙眉問道「何事啟奏」之時,劉洎說道「微臣彈劾華亭侯房俊,目無師長、不敬先賢懇請陛下降職旨責罰,以儆效尤,為後來者戒」
。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