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_頁2
的拖累。
要說,並不是沒有朝臣看到這麼做對於國家財政的害處,但是想要解決起來,卻麻煩的很。
太宗,仁宗,宣宗幾代天子,對於宗室的限制很死。
所謂不得預四民之業,仕宦永絕,農商莫通。
說的明白的,就是不許經商,不許科舉,不許做工,不許耕地,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就是大多數能夠自食其力的路子,都不許從事。
那麼,既然朝廷什麼都不許他們做,那就必然要花錢養着他們,總不能讓朱家的子孫都餓死吧。
要知道,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天子是君王。
但是從宗族的角度來說,天子是朱氏一族的族長,對於朱家族人,是負有責任的。
所以這其實是兩難的事情!
要解決宗室的問題,要麼學太祖皇帝對開國元勛一樣,一個字,削!
這也是建文皇帝用的法子,尋個罪名,把一幫宗室都送到鳳陽高牆裏,乾脆利落見效快。
但是結果嘛……
除此之外,想要解決宗室的問題,就得先鬆開他們脖子上的枷鎖。
得讓他們有能夠自己謀生的路子,再提削減宗祿的事情,不然的話,單純的限制宗室的俸祿,只會走上建文皇帝的老路。
所以實際上,這一次朱祁鈺召宗室進京,稱得上是一片好意,他是打算松一松宗室們,尤其是低階宗室頭上的枷鎖。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將這麼多的低階宗室,一同召入京師的原因所在。
但是須知,任何的改革想要推行,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要打開這道枷鎖,除了朝議上的爭議之外,最大的阻力,其實是各地的藩王!
事實上,如果不是親眼見過明後期對於藩王的改革措施,朱祁鈺也很難相信。
最反對開放宗室從事其他行業,甚至是參與科舉的人,實際上不是別人,正是宗室當中的一個個親王們。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少聰明人。
對於這些親王,郡王們來說,能不能從事其他的行業,根本就無關緊要。
要知道,雖然太宗皇帝給了宗室各種各樣的限制,但是他們仍舊是有特權的。
除了超高的俸祿之外,宗室在刑獄之上,也有着極高的特權。
首先,大明律是不適用於宗室的。
這一點,是明明白白寫進皇明祖訓里的。
宗室犯罪,地方官無權審問,無權緝拿,更無權判罰,只能上奏朝廷,由朝廷將宗室傳喚到京,由三司奉旨審理。
如果確定有罪,三司也無權判罰,只能給出意見,由皇帝親自審定。
還不止如此,大明有「八議」之制,其中的「議親」指的就是皇親國戚。
因此,尋常欺壓百姓,為非作歹的事情,宗室們基本上是橫行無忌。
真正能夠奈何宗室的,只有所謂不赦的「十惡」,以及嚴重違反了倫理道德的事情。
有高額的朝廷俸祿供養,又有極高的刑律豁免權,很多高階宗室,在地方的日子其實過的還是很逍遙的。
尤其是各地的親王,郡王,出則前呼後擁,入則嬌妻美妾,根本沒有絲毫修改宗室政策的意願。
真正需要謀生之路的,是那些數量龐大,但是偏偏沒有什麼話語權的低階宗室。
這一點,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初見端倪了。
太祖初封的晉王,楚王,周王,魯王等好幾支藩國,因為就藩的早,如今已經綿延到了第六代甚至第七代,數量十分龐大。
各地宗室的俸祿,並不是由朝廷劃撥的,而是由當地的稅收直接供應的。
地方上既要保證給朝廷的稅收,又要供應宗室的俸祿,必然是捉襟見肘。
如此一來,在朝廷的默許之下,地方就開始悄悄的自行削減給宗室的供應。
親王郡王之類的高階宗室,他們是不敢得罪的,最多也就是拿別的東西折色,但是對於低階宗室,他們就明目張胆,先「欠」着了。
這就導致了,低階的宗室受朝廷限制,不能自己謀生,同時,也拿不到自己應有的俸祿,過的日子相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