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之世 第五百二十二章:學院_頁3
許學生繼續自費學習,準備考試。
學生學習在學院學習,也可以在校外修習,並不規定地點,只要能夠通過考試即可。
蒙學考試,一共要考三科,語,數,道。
語就是語文,顧名思義,考校的是基礎的語言文字。
《三字經》《千字文》這兩本書,就是語文的啟蒙書籍,當然蒙學院啟蒙的教材遠遠不止這兩本書,還有其他的教材。
數則是數學,術算一科,則是簡單的術算,加減乘除,數學的教材一部分是繳獲自世家的書籍,另一部分則是由許安編輯出來的。
雖然許安並不是老師,但基礎的數學知識他並沒有忘記,編寫一本簡單的教材還是綽綽有餘。
而且也並不是沒有人幫助許安編寫,閻忠和楊績等人也從旁協助,幫助許安整理。
古代中國的數學相較於當時的其他國家,雖然算的上先進,但是許安學習後世的數學,也對其有很大的幫助。
許安也沒有墨守成規,他將後世的阿拉伯數字也編入了教材之中。
阿拉伯數字的發明,確實使得計數和數的運算都變得簡便了許多,有助於數學的進步。
不過現在它們並不叫阿拉伯數字了,畢竟這個時候,阿拉伯人都還沒有征服了旁遮普地區。
這些後世的阿拉伯數字,就簡單的被稱為數字,許安將這些數字的來歷定為了黃天特有的用作術算的字符,因此也沒有任何反對,很快都接收這一簡便的數字。
道科則是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思想品德課,主要教授經過了許安修改了之後的太平道思想,還有一些品德相關的教育。
蒙學、郡學、國學皆有道科,不過學堂之中教授的太平道思想,也是有選擇的,經過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基本將迷信、鬼神的地方全部都去除掉了,只留下了一些好的關於思想文化的內容。
郡學則是增加了兩科,吏科和雜科。
蒙學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識字,明理,啟蒙,脫離懵懂。
而郡學的目的則不同,許安建立郡學的目的是為了太平道選拔人才,郡學培養出來的學子是有資格成為吏員的。
所以除語、數、道三科外,還增設了吏科和雜科。
吏科主要是就是教導普通的吏員簡單的工作,還有一些實用的技巧。
雜科則是許安編寫的一些關於現代物理、簡單的化學之類的教材,還有各世家的一些實用的知識。
吏科和雜科的設立,可以使得郡學院的學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學以致用。
郡學院的第三年第一學期,是實踐期,這個學期郡學院的學生都會被統一安排進各地的署衙去觀察吏員的生活,工作。
至於國學院,比起郡學院來說,對於太平道意義更為重大。
國學院是太平道的官員候補、培養的學堂,是三所學堂最為重要的學堂。
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運作,但是大概的科目都已經劃分了。
國學院修習共有五年時間,前兩年時間,學習基礎的知識,更為困難和深奧的語、數、道、吏、雜五科知識。
等到第三年的時候,也就是第四年和第五年,國學院之中增設政、民兩科。
學生除了要修習語、數、道、吏、雜五科知識,還要再學兩科的知識。
政科教授政務處理的辦法,官員的經驗和職責等等。
政科的目的是為了讓國學院的學子熟悉過程明白義務。
而民科,則是這七門學科之中最為重要的科目,具體講的便是民生政事。
類似水利修建的技巧,和如何治理水患,或者是當災害來臨時的舉措,以及軍屯、民屯等等黃巾軍如今施行的政策,都有重要的解析。
民科開設的目的,就是這些學生上任為官之後,能夠更好履行責任,明白自己需要做一些什麼,明白當發生一些緊急事情後,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應對。
而非是死讀書,讀死書,像某些士人只知道聖賢書之中的經義,卻不知道為官該做什麼,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民科、政科的教材,都是選自原本各地官吏的治理經驗,經過了閻忠和楊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