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之世 第八百九十八章:劉協_頁2
原本那蝕骨的寒風,此時從他的身旁吹襲而過,卻沒有再讓他感覺到寒冷。
「傳朕軍令。」
劉協抬起了手,下達了他此戰的第一條軍令。
他正式從孫靜的手中拿回了指揮權。
「令,各部軍兵後撤至……」
劉協雖然此前將指揮權交給了孫靜,但是並不代表着他沒有關注戰場的局勢,也不代表着他不清楚各部的部署。
現在還受控制的軍隊,劉協心中明了。
彭城和九里山兩處的漢軍,還有西南連營的大部分軍兵雖然已經崩潰,如今還沒有崩潰的漢軍仍然有三萬多人。
荊州軍被黃忠帶領着,跟隨着郭嘉守衛在連營的南面,防備明軍自南面發起進攻,他們沒有參戰,幾乎沒有怎麼減員。
至於兗州軍,他們全部都跟着紀靈陷在了九里山。
這三萬多人之中,大部分都是禁軍,還有一部分是荊州軍,還有一部最為特殊的軍隊,這支軍隊有五千人,就在劉協所在營壘的前方一營。
如同袁術在兗州編連的新軍章武營一般,這支軍隊是王越奉了軍令督建的新軍。
新軍的籌建,完全是對標着當初的明軍,因為是直屬的軍隊,這支軍隊的戰力遠比禁軍的戰力更強,也比章武營要強。
除去王越統領的羽林衛之外,這支新軍的武備便是所有漢軍之中最好的武備。
新軍名為「天漢」。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荊州軍有一萬三千人,天漢軍五千人,羽林、虎賁兩衛共四千人。
其餘禁軍尚成建制的,能夠聯繫上,沒有陷入戰事的還有一萬三千餘人,約有三萬五千餘人。
這就是如今劉協還能夠指揮的所有的軍兵。
三萬五千漢軍對陣六萬明軍,沒有絲毫的勝算……
他們失去了地利的優勢,內無強心,外無援軍,九里山、彭城先後陷落,連營之勢被破,以至絕境。
戰場之上那些接敵了的營壘不可能再撤回,劉協也沒有發佈命令讓其撤回,無論是投降還是選擇抵抗,劉協將選擇的權力交到了他們的身上。
……
黃忠聽着傳令騎兵的稟報,神色凝重。
一眾荊州軍的將校都環衛在黃忠的身旁,北邊的變動,彭城燃起的大火,還有那面向前移動的赭黃色大纛旗都讓他們心中恐懼不已。
他們都清楚,九里山和彭城同時丟掉,甚至許安都正在趕往一線那意味着什麼。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許安身為如今明國的道君,絕對不能以身犯險,但是他既然敢於上前,那麼就代表着這一場戰爭即將結束,接近了尾聲。
勝利的天秤向着哪一方傾斜已是不言而喻。
「天子言,黃將軍戎馬多年,已算是為國盡忠,若有懷念之人,未就之事,可以領兵選擇歸附明庭,其餘諸將也是如此。」
「如何選擇,但憑將軍決斷。」
那傳令的騎兵稟報完畢,說完最後一句話,向着黃忠鄭重的行了一禮,隨後頭也不會的向着望台下方走去,沒有絲毫的留念。
望台之上,所有的人都看向了黃忠。
黃忠緩緩展開了手中的詔書,他的目光上下移動仔細的看着詔書之上的文字。
一種荊州軍的軍將雖然想知道詔書之上的內容,但是並沒有任何一人敢於上前,黃忠治軍頗嚴,自身也勇力過人,在軍中威望可以說是說一不二,令行禁止。
黃忠緩緩搖了搖頭,他閉上了雙目,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了一聲嘆息。
幾名軍將的臉上露出了喜色,黃忠的這一聲嘆氣,恐怕是黃忠已經準備選擇投降。
投降於明軍雖然軍將做不成了,但是多半沒有性命之憂,他們也不想要求更多。
如今漢室傾覆,明庭將要取而代之,不過又一任新朝。
學的文武藝,貨於帝王家,明軍如今在外開疆拓土,並非是永遠翻不了身。
他們在彭城之戰中也沒有和明軍交手,或許待遇能夠好上一些……
不過他們的心中想法,黃忠並不知道,他這一聲嘆氣也並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