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之父 章 113 雄關漫道真如鐵_頁2
網絡遊戲一個性質,會讓一些自制力低的人生活變得不切實際,對於生活沒有明確目標和長遠規劃,這些負面作用,無論承認與否,都是客觀存在的。其本身除了娛樂性外,無法為社會帶來太大價值。文學所特有的,厲行反映與批判的功能更是沒有得到任何展現……」
「傻逼!任何東西的存在都有兩面性,武俠帶來社會危害?那是不是所有娛樂的東西都有社會危害?法制節目還詳細介紹殺人、潛逃過程呢?一個人他沒有自制力是他自己的錯,不要怪罪外界的東西!是,武俠中,主角會有很高的武功,武功從何而來?高人傳授,或者神丹妙藥增功,又或者天賦過人,這是無可避免的,但這也是武俠的特點,必須有武,有武就必須有這些!但是這只是武俠的形式,武俠真正看的是什麼,是情懷,是家國大義。是英雄兒女……絕對屬於通俗文學的範疇!」
「唉,吵什麼吵?!要我說,武俠本來就是娛樂讀物、成人童話。這一點,我相信金梁先生自己也得承認!怪只怪。之前那些只會見風使舵的媒體捧得太厲害了,儼然就捧成了最高水平級別的正道文化代表了!看文學,要看他它的功能和形態,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傳導的特性是什麼。武俠,它能說得出個一二三四來嗎?」
「……我不同意。什麼是文學,別整那些虛的,簡單來說。就是關於文的學問。文字從創出那一刻起就是用來溝通人與人之間思想情感、傳播知識的。以我之見,不管一本格調多高,首先得有讀者,它才有價值,否則就一文不值。武俠雖然在金梁先生手裏剛剛興起,但它影響範圍非常廣的,這一點,從《萍蹤》瘋狂的實體銷量就可見一斑。再加上,武俠讀者一般都是年輕人居多,說它能影響未來的主流文化也不為過。所謂武俠幻想成分太重、脫離實際、主角一定武功高強、奇遇多多。確實存在,但這不是重點。主角最重要的不是武功多麼高強,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國愛民的俠義之心。這才是武俠的靈魂所在。這種核心價值觀,絕對當得起『大眾文學』四個字……」
一場持續一整天的激烈辯論,戰火波及很大。
甚至連久未露面的林小璐也披着「累死老漢了」的賬號出來跳腳、激辯。
號稱金梁死忠粉的「十五萬金甲」,在個歷史性敏感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狠狠傷了和氣,最終分崩離析。收拾殘局後,僅剩下了不足十一萬繼續駐留。而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持保留意見的。
鄧錚這一整天。什麼也沒做,就作為旁觀者。目睹數萬人為自己、為武俠展開火花四濺、寸步不讓的激辯。
作為前世的骨灰級武俠迷,他自然知道。類似爭論和偏見前世也是屢見不鮮,幾乎伴隨着武俠成長發展的各個階段。
實際上,當初武俠從小眾文學,在幾代名家手裏,漸漸發展成為大眾最主要的讀物之一時,主流文學界要麼視其為「垃圾」,大加撻伐,要麼對其掩耳盜鈴,視而不見,真正能夠以公正之心進行理論觀照者屈指可數。要麼「斥為邪說」,要麼裝做「不屑辯」,讓它「自生自滅」。
像公認的武俠宗師金庸老先生,1972完成《鹿鼎記》後封筆,當時已經留下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武林神話。
但是一直到1998年,才第一次正式獲得主流文學認可,拿到人生的前兩個文學獎項:由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頒發的「當代文豪金龍獎」和「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當年,老先生已經74歲高齡。
而隨後,一直到2000年以後,中國文學網才正式作出這樣的評價道:
「金庸是一個成功的報業巨子,更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創作家。將其定義為一代通俗文學大師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稱做通俗文學大師,還是有必要通過他的進行一番文學雅俗觀的論辨。」
字字句句都頗不甘心、頗耐人尋味。
鄧錚之前有設想過這個世界可能也會存有類似的傲慢與偏見,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遠比前世嚴重!嚴重到連普通老百姓,因為對於精英文學、正統文學的敬畏度比前世地球上深得多,所以跟着存有這種傲慢與偏見。
所以心情很有些沉重。
而通過這一整天的觀察,他也知道了,這個世界上人們最關注的文學榜單是「年度作家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