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宋 第三百三十五章又一年春_頁2
,自己給他定了一塊學習綱要,課堂紀律還有課時規定什麼的,都是仿造後世學校的管理制度,學生們不僅要懂得孔孟之道,更要懂得經世之道,每個學生都有義務去維護那百畝學田,這年制度如果運行得好,學生勞逸結合,相信成績也不會太差,哪怕將來學業一無所成,他們還不至於忘了老本行。
書院的經濟來源,以後有鄭若縈他們幫着管,又不打算靠種地營利,每年收的糧食足夠書院添置課桌,訂做校服,書紙筆墨足夠花銷,這就妥妥的了。如果真的不家盈餘,那到時候再建一座規模更大的獨立書院,就不用佔着自己的小廂房了。
自己山上還有茶園,茶葉也是金貴的東西,但是現在自己的規模太小了,自己也沒搞清楚大宋朝現在是怎麼個茶葉經銷法,按孫厚朴說的,朝庭對茶農也是極盡盤剝,與其給朝庭打工,那還不如不干呢。
所以這個事目前也急不來,孫家也在清源,走這條路也會跟他們竟爭,自己根基未穩,只怕市場沒搶到,還把人家給得罪了。
梁川最看重的還是自己拉起來的成管大隊這一百多號的人馬,古代什麼最值錢,勞動力人口最值錢,三國時三家打仗,搶的是什麼,就是人口了。自己手頭的這些人屆時要想辦法把他們利用起來,手頭有兵到哪裏腰杆都是直的。
他們這些人要是繼續放在山裏面,也是一無是處,像楊霸先之類的人,用得好能幫上自己不少的忙,關鍵就是要把他們放到屬於他們的,合適的地方。
想想自已應該也沒有其他的事情了,自己何麓這裏如果能這樣良性地按照自己預定的方向發展下去,以後只會越來越好,現在三個村子的人生活也慢慢地好起來了,至少自己放不下的事情沒了。
現在要做的,就是過好這個年了。
年前的三天孟良臣也回來了,還有他的老母親,出去了一趟回來心好像更平靜了,逢人都是淡淡的微笑。看着自己書院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學生眼睛睜得大大的個個期待地看着孟良臣,孟良臣說了連連說了幾個好字,站在三尺講台上依舊做他的桃李大事。
梁川也感受得到,孟良臣的心更平靜了。
孟良臣找梁川說道:「孩子們多了,在教育的態度,他打算採取基本的禮教教給孩子們,朽木之才適可而止不必過份強求,畢竟不是沒個人都是讀書的料,如果有那麼幾個可造之材,可以因材施教加以栽培,看看他日的成就。」
這話可算說到梁川的心坎里去了,梁川現在把書院的大權完全交給他,怎麼教育是他的事,以後自己就不管了。書院的收入支出以後也是全靠書院自己的學田收成,讓孟良臣自己來調度,如果經濟上的事還有疑問就與鄭若縈商量商量,讀書人不擅經營,鄭若縈在收成上也不至於動手腳,可以問。
今年年末家裏完全在忙於煮糖這件事,其他大小的活動也是一應從簡,像冬至這些大節日,也是買了點東西回來家裏大家一起吃一吃,藝娘都說去年冬至的時候什麼東西也沒有,買一刀豬肉一家人還有招弟吃得比什麼都歡,今年什麼也不缺,有大房子有漂亮的衣服,可是卻沒有去年的那種感動了。
所以梁川在想,今年這個春節一定要過得熱熱鬧鬧的,不能再像冬至那樣隨意了。好不容易起來的日子,忙着賺錢,把最重要的親情感情卻全部拋在腦後了,那不是撿了芝麻忘了西瓜?
鄭若縈一件大事了卻之後,回家鄭益謙也沒有再逼着她去嫁人,兒孫自有兒孫福,碰到梁川是福是命,一切就隨緣吧,反正自己現在一把老骨頭賺的錢也夠女兒花銷了,幹嘛逼着她離開自己。
梁川在年前買了一些酒肉,去興化走了一趟,拜會了一下鄭福成這個傢伙。與山民打仗的關鍵時候,指望着他提供一些援助誰知道這個鳥人沒敢放一個屁,連人影都沒有看到。不過好歹也是這一方的地頭蛇,去拜訪一下,也不是什麼壞事。
李成福現在日子也不好過,新來的興化軍知軍對他們這些老知縣的人馬非常的厭惡,山民的事也是他們挑起來的,要不是割肉沒辦法一次性全剝乾淨了,只能一刀刀割,他們早就滾蛋回家種地去了。
原來興化縣衙的老吏員們在軍衙里相當的不受待見,不過又得靠這些人過度這段困難的歲月,段鵬強按下心頭的厭惡讓這些繼續霸點着茅坑。李成福看到梁川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