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_頁2
始對曹操有兵力優勢,所以集結一路主力,牽制曹操的主力部隊,再另外兩路迂迴,把曹操打得大敗。
雖說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炮火覆蓋。但戰術穿插迂迴本來就是老祖宗的傳統藝能,古代行軍打仗,除了主力部隊以外,往往還有偏師做奇襲之用。
現在隨着孫策和劉表的主力北上抵達了淮北,那麼劉表四萬,孫策四萬,再加上曹操三萬多人馬,他們的聯軍總兵力也已經接近十二萬。
朝廷那邊劉備身邊是八萬人,陳暮身邊是三萬多人,至少在明面上,正面戰場雙方的兵力對比已經接近1比1,幾乎達到持平。
然而這是沒有算徐州臧霸部隊和蔡陽部隊的統計,除此之外,陳暮還把黃忠和太史慈的水軍力量給調走。
這就導致原本應該十五六萬人馬的絕對兵力優勢,在這個時候居然出現了偏差,少了一些人。
陸議目光快速在地圖上梭巡,沉思道:「這個打法是沒錯的,但都督少算了一步。」
「你是說徐州吧。」
周瑜猜到了陸議想說什麼,指着地圖上說道:「徐州有幾萬朝廷兵馬,但他們不可能那麼快支援過來,必然是繞道下邳,過取慮而逼近符離。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動作要快。」
「不是。」
陸議搖搖頭:「徐州的兵馬確實是一個問題,但不是主要問題。」
「伯言,說說你的看法。」
孫策又把目光放在了一旁的陸議身上。
自從上次陸議提出先取江東而立足的策略之後,他在孫策軍的地位直線上升。
雖然周瑜和魯肅也不是笨蛋,已經猜到這個策略帶來的後果就是把曹操徹底賣掉,讓朝廷收拾曹操更加容易。
但人都是利己的,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我佔據江東有長江天險,割據一方,憑什麼要在河南和你曹操一起正面硬抗來自朝廷的壓力?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孫策離開河南這件事情對於曹操屬於噩耗。但對於孫策集團來說,卻是一件利益更大的事情。
這樣孫策獲得了穩定的江東地盤,朝廷看到了河南空虛的實力,唯有曹操受傷的世界就這樣形成了。
只不過雖然死道友不死貧道,但孫策也不敢眼睜睜地看着曹操死,所以還是得來幫忙聽到孫策的話後,陸議先是向孫策微微拱手,然後才說道:「將軍,都督漏算的一步,其實是我們的盟友曹操和劉表。」
被陸議一提醒,周瑜頓時恍然大悟道:「是了,我光關注敵人,卻忘了盟友的想法。」
孫策不解道:「他們能有什麼想法?」
陸議笑道:「曹操新敗,士氣萎靡不振。劉表兵馬雖眾,可強於水師而弱於陸軍,讓他們的兵馬去與兵強馬壯的朝廷相撞,無異於自尋死路。」
「這......」
孫策頓時皺起眉頭,被陸議一說,一下子覺得似乎真按照周瑜的策略行進,形勢就肯定會很不妙。
一般來說,主力對主力,偏師對偏師,戰場形勢很大程度要靠偏師來帶動。
因為雙方的主力部隊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所以如果有另外一支新的力量加入,就會導致戰場形勢失衡。
就好像兩個人掰手腕,力氣差不多,難分高下。此時忽然另外一隻手給其中一方增加了力量,就會讓平衡失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戰和滑鐵盧之戰,曹操以偏師奇襲官渡,讓袁紹的糧草枯竭,從而失去作戰能力。布呂歇爾比格魯希早到了幾個小時,最終造成了拿破崙的失敗。
因此雙方在戰術佈局上,劉備和曹操劉表主力相持於相縣竹邑一帶,若是正常情況下,肯定是必須要等孫策和陳暮分出勝負,看誰支援得快就能贏下勝利。
但問題在於看上去劉備和曹操劉表的主力雙方人數相差不大,可士兵的士氣和戰鬥力完全不對等,也就是說,實際上兩邊的局勢並非均衡。
那麼這場戰爭的想法就脫離了周瑜原本的計劃,也就是先破陳暮,再轉道支援曹操劉表,兩面包抄劉備的構思就會失效。
因為原定計劃的前提是曹操劉表扛得住劉備的進攻,要是扛不住,那還打個屁?
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