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_頁2
一是秦始皇,二是秦二世,三是漢武帝,四是光武帝。
秦二世胡亥這廝純粹就是湊熱鬧的,很多人都沒有把他封禪當一回事,不承認他的封禪功績。
所以真正到目前為止除開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裏記載的上古十二帝以外,基本也就秦始皇、漢武帝和光武帝這公認的三大帝皇。
而且這三位皇帝不止是在秦漢,即便是在整個歷史皇帝當中也能全部排進前五,也就李世民和朱元璋能和他們比一比。
因此劉備去小心翼翼詢問陳暮荀彧荀攸沮授賈詡他們自己是否有資格封禪的時候,自己都覺得臉紅。
實在是怕別人說他臉皮厚,明明沒有資格卻硬要去泰山強行表彰自己的功績。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當陳暮荀彧荀攸沮授賈詡他們聽到此事之後,都只是笑了笑,並沒有第一時間反對,而是認真討論了一下情況。
稍微商議之後,所有人就都認為劉備的功績已經足夠前往泰山封禪,於是紛紛贊同此事,認為明年可以去封禪了。
劉備聽到內閣贊同,非常高興,於第二日,召集所有在洛陽二品以上的大臣商討此事。
章武九年八月初六。
位於宣室殿後面的小殿內,大漢丞相,兩名大將軍,三公九卿,內閣以及目前沒有在外地駐防,留在洛陽的九虎,幾乎都到齊。
坐在最上面的自然是劉備,其次是左右兩大將軍關羽和張飛,再其次就是陳暮。
下面是三公九卿和諸多內閣成員,其餘九虎將各自安坐。
等人都到齊之後,陳暮才朗聲說道「諸位,今日召集大家來,是有三個議題,第一個就是一五計劃即將到了尾聲,各部門工作進度年底報告,需要做一場總結,先從大司農開始吧。」
「回陛下,丞相,一五計劃全面推動糧食生產。」
大司農王邑站出來拱手說道「按照當年丞相佈置,南方農業生產地區應該在兩淮、江東以及荊湖地區,如今這些地方稻米生產全部兩熟,糧食產量翻倍。且玉米、土豆、紅薯、花生在北方皆已經種植,各地」
接下來就是一大串數據,如這些年各地糧食產量屢次上升的百分比,民間現在的糧食價格,朝廷又採取了哪些措施應對糧價和鹽價的漲跌,還有各地災害出現的時候,糧食供養是否充足等。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漢雖然重新歸為統一,但並不代表國家風調雨順。
因為小冰河時期導致的天災頻繁依舊存在。
歷史上東漢的小冰河時期並不是在東漢末年才出現,而是在桓帝時期就有了明顯的跡象。
根據史書記載,從140年到200年這60年時間,東漢的全國自然災害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00多次,光日食記載就有28次,北匈奴在這個時間段甚至因為自然災害而差點滅族。
因此可以說小冰河時期的持續時間非常長,一直要到西晉初年才會結束,危害達到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對於漢末人口巨幅衰減,有着很大的推動作用。
劉備一統大漢之後,天災依舊不斷。
像前年漢水和長江發洪水,兩湖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遭受了洪澇災害。
去年夏天關中大旱,冬天西涼和關中地震,今年年初關東鬧蝗災,幽州下冰雹,淮北連下三個月雨。
這就很考驗地方官員以及朝廷的調度能力。
好在陳暮改革官制,確定了定點定位,各地在平時大量建造糧倉儲備,糧食豐收年時朝廷大量收購糧食儲存,一旦遇到災荒年月立即開倉放糧應對危機。
然後朝廷就會派遣大量的官員下去,有些負責災民安置,有些負責瘟疫防範,有些負責統計災民數量,還有些則暗中追查裏面是否有人禍。
整個上下機制都非常完善,專人專管,一一對應。且啟動問責制度,雖然裏面或許有漏洞,但在大範圍上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在這樣的機制加上糧食問題初步得到解決的情況下,雖然大漢每年災害不斷,可整體上沒有出現什麼大波動。
王邑說完了這幾年來大漢在農業上的成就。
接着內閣雲台殿大學是,兼任少府的荀攸又站出來說了一下今年大漢的財政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