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古代考科舉 第297章 三思後行_頁2
,頭不痛了自然要不早上落下的功課給補上來。
書房裏有炭盆,的確不算冷,再看湛非魚的精神也不錯,丘宗羲也沒有再阻止。
片刻後。
「我也要寫?」灰頭土臉一個早上的楊旭聲音總算響亮了幾分,可對上丘宗羲嚴厲的眼神,那一點點疑惑瞬間灰飛煙滅了。
「你能寫出來嗎?」丘宗羲嫌棄的開口,直截了當的問道「此句出自何處?
逃過一劫的楊旭趕忙站起身來,「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此句如何理解?」丘宗羲再次開口,板着臉,一手握着戒尺,似乎就在等機會狠狠的抽楊旭一頓。
四書五經楊旭只是通通的讀了一遍,背誦是不指望了,釋義也是一知半解的,不過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他還記得。
「季文子每件事思考三次才行動。孔子聽說這件事,說「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楊旭答完後畢恭畢敬的站在一旁,自己若是三思而後行,就不會聽到付家姑娘的死訊就急匆匆的跑去質問小魚,懷疑小魚。
楊旭再次耷拉下頭,小魚如果責怪自己他心裏還好受一點,可小魚卻還是讓何大哥寸步不離的保護自己,擔心自己的安全,這麼一想,楊旭真想時間倒轉回去把那個魯莽衝動的自己給揍一頓。
丘宗羲沒再對楊旭發難,「行了,你坐下繼續臨帖。」
不磨鍊個兩三年別指望楊旭能寫出一篇時文來,丘宗羲看向湛非魚,「此句何解?」
至於坐在另一邊的丘瑾瑜依舊被他無視了,沒把人趕出書房已經是丘宗羲大度了,至於指點功課那是絕不可能。
丘宗羲從出題到此時考校連半盞茶的時間都沒有,考的就是湛非魚平日的功底。
「《史記》記載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湛非魚起身後也立刻回答,「季文子在魯國執國政年,輔佐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王,他執掌魯國朝政和財富,大權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貞守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丘宗羲點點頭,示意湛非魚繼續說。
至於一旁臨帖還分心的楊旭,丘宗羲也懶得管,就該讓這個榆木腦袋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楊旭連四書五經都背不全乎,小丫頭比他大一歲,卻已經熟讀史書,行事沉穩老練,半點不比朝堂那些老狐狸差。
湛非魚再次道「魯宣公之世,莊公子遂權勢甚大,把與他爭權的孟孫氏趕出了魯國。襄仲殺嫡立庶,把文公庶子立為國君。彼時,軍功甚大的叔孫氏也被襄仲壓製得死死的。作為三桓之一,季文子謹小慎微,依附於襄仲而行事。」
聽到這裏丘宗羲也聽出點意思來了,小丫頭並不否認「三思而後行」,但在她看來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是瞻前顧後,是猶豫不決。
再看湛非魚的行事,看着溫和有禮,可骨子裏卻有股血性和張狂。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考慮到湛非魚染了風寒,丘宗羲到了午膳的時間就結束了早上的授課。一看湛非魚要走,楊旭趕忙走了過來,神色愧疚的給湛非魚行了個大禮,「小魚,對不起,我不該懷疑你。」
「我不怪你,畢竟你也只是一時衝動,我不會放在心上,你也不要再內疚了。」湛非魚笑着開口,眉眼彎彎的模樣看着是一點都不計較,「阿暖等我回去喝粥,我先走了。」
「小……」楊旭話還沒說完就看到湛非魚出了門,何暖立刻把手爐遞了過去,兩人就這麼離開了。
小魚說不生氣了,而且說話時還笑了,可為什麼感覺有點不對勁,楊旭皺着眉頭,這會他寧願小魚像丘爺爺那樣痛罵自己一頓,他心裏應該還好受一點。
……
至於一旁臨帖還分心的楊旭,丘宗羲也懶得管,就該讓這個榆木腦袋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楊旭連四書五經都背不全乎,小丫頭比他大一歲,卻已經熟讀史書,行事沉穩老練,半點不比朝堂那些老狐狸差。
湛非魚再次道「魯宣公之世,莊公子遂權勢甚大,把與他爭權的孟孫氏趕出了魯國。襄仲殺嫡立庶,把文公庶子立為國君。彼時,軍功甚大的叔孫氏也被襄仲壓製得死死的。作為三桓之一,季文子謹小慎微,依附於襄仲而行